('
咸宁:“又提我母后,我母后在时最疼瞻基,打从瞻基一落地,就是我母后亲自抚养,连我都靠后了,我母后若在,绝不让父皇这样欺负瞻基!”
朱棣眼睛一瞪:“他们的事用不着你来操心。如今你也要收收心。西宁候宋琥的弟弟宋瑛,为人谦和内敛,才学与性子都是极好的,如此,就把你许给宋瑛。想来,你与安成既是姐妹,又做妯娌,宫内宫外守在一起,这朕也好放心!”
咸宁大惊:“怎么好端端地扯到我头上来了!什么宋瑛,那个绣花枕头,我才不要呢!”
这时,司礼监黄俨急匆匆走了进来。
王贵妃赶紧将咸宁扶了起来。
朱棣:“这么快就选完了?”
黄俨下跪起奏:“回万岁爷,那批选女都站在皇太孙跟前儿了,可是皇太孙看都没看,愣是没选。这太子妃也不好擅专,便让小人来回万岁爷,说是恭请圣裁!”
朱棣闻听之后,抚须深省:“你把名册拿给朕瞧瞧。”
黄俨呈上。
咸宁起身凑了上去:“让我看看,我就不信还有比若微好的。”
朱棣翻开一页:“比她好的不少。你看这个曹雪柔,贞静贤惠、颇有你母后当年的风范。”
咸宁撇了撇嘴:“那就收入后宫,陪伴父皇吧,以慰父皇对我母后的追思之情。”
朱棣眼睛一瞪:“混帐话。”
咸宁又翻了一页:“什么呀,还袁媚儿,怎么起了个这么俗的名字?”
朱棣:“名字俗可以再改,这人不俗就是了。朕看这个袁媚儿不错,那字写的极漂亮,连杨荣、金幼孜都赞过,还懂得鉴别金石,朕记得上次婆罗洲拿假金钢石换咱们的丝绸,就是她帮着鉴别真伪的,小小年纪,才识很是不俗。”
咸宁哼了一声:“会鉴宝?那你就把她调到尚宝局当个女官得了,也算量才适用。咱们瞻基身边需要的是知冷知热的贴心人,不是成天鼓弄石头的行家里手。”
朱棣:“这个袁媚儿不错,就是年纪小了些,怕是以后压不住场面,再往后看看。”
朱棣又翻了几页:“吴升的闺女也来了?”
黄俨:“是。吴大人此番亲自送女入京参选。”
朱棣:“这吴升从他爹那辈儿就是功臣良将,现又在辽东屯田驻边也的确辛苦,他的闺女你可看了,人怎么样?”
黄俨:“吴姑娘容貌艳丽、丰满多姿,甚是大方端庄。”
咸宁:“丰满多姿?就是胖呗!我最了解瞻基了,瞻基不喜欢肥婆!”
朱棣:“你胡言乱语些什么?朕在这里替瞻基选妃,你东一句西一句胡扯什么,去去去,快退下。”
王贵妃上前来扶咸宁,咸宁就是不走。
朱棣将名册翻到最后一页,忽然愣了住:“这个胡氏,可是荷花节在晚晴楼当街选夫那个?”
黄俨:“万岁爷好记性,这是这位胡姑娘。”
朱棣皱着眉头,仔细看着名册:“她这个玉牌可是真的?”
黄俨:“是,小人已找宫中尚宝局的掌珍看过了,是块老玉,上面的字也是有年头了,不像是新做的。”
朱棣:“她原籍可派人查了?”
黄俨:“查了。不仅查了祖谱还查了济宁的县志,的确有此事。”
朱棣:“再把她的八字拿去让姚广孝仔细核查。”
黄俨:“是。”
黄俨叩头之后又匆匆退下。
咸宁一脸莫名奇妙:“谁是胡氏?什么玉牌?”
朱棣把册子丢给咸宁:“你看看,这才是天作之合呢。瞻基出生的时候,朕就做过那样祥瑞的梦,在梦里太祖把玉圭给了朕,说是‘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偏这胡氏女出生的时候,也有高僧给她送了一块玉牌,那玉牌上写着‘凤出东方永世其昌’。当年姚广孝就替朕占卜过,说瞻基的姻缘就在济水之滨。”
咸宁不服气:“济水之滨,若微家里也在那附近啊。”
朱棣哼了一声:“人家胡氏世世代代都在济宁,可这若微原来并不是那里的,算不得数。朕没想到,在朕身边居然还能演一出真假李魁来。”
咸宁:“那父皇也不能仅凭这些江湖术士的一面之辞,就断了人家的终身大事。”
朱棣大怒:“什么江湖术士,当年若没有姚广孝的占卜,哪里有朕今日的皇位,哪有会有你们这些公主、皇孙。去去去,滚出去。真是帝女不知愁滋味,都是朕把你惯的,去去去,回你的城曲堂好好修身养性,成亲之前不许你出来!”
咸宁气呼呼地退了出去。
朱棣盯了一眼王贵妃:“把她给朕看好了,成亲之前,别闹出事来!”
王贵妃神色忐忑,略有不安:“万岁,公主的婚事就定下来了?那宋瑛……人品到底如何?咸宁嫁过去,不会受委屈吧?”
朱棣凝眸远视:“宋瑛的事,是她母后在世时便定下的。宋家门第高洁,安成嫁了宋琥,这些年过得美满太平。咸宁与安成是同母所生的亲姐妹,想来咸宁嫁给宋瑛,定然不会受到半点委屈的!”
听朱棣提到已过世的皇后,王贵妃便不敢再言。
先后徐氏,是皇上心中最柔软、同时也是最坚定的所在。
柔,在于情。
坚,在于义。
朱棣大业所成,内则全赖徐后维护,两人感情早已超越了男女之间的情爱,更有英雄相惜,互为表里之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