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书房里静坐了一夜的大明首辅终于决定保护儿子。放下手上的权柄,从此远离京城这个漩涡。
杨首辅主动退让如此,朱厚熜也必须要让一步,于是第二天杨慎等人就被放了出来。此时的朱厚熜事情颇多,要找人代替杨廷和的位置,还要处理对方手头上的工作。
要知道杨廷和可是堪称政治机器一般的人物,每天经其手的大事小情不计其数,即使是现在内阁的几位阁老全加在一起,也无法承担他的工作量。
忙的焦头烂额的朱厚熜看着手底下人的汇报,心中不由一阵憋闷,他觉得杨廷和就是知道会如此,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朕就不信了,朕没有你还成不了事!”朱厚熜愤恨地拍了拍桌案。
此时的他又改变主意了,原本只是想将杨慎贬到边锤之地做小官,现在他必须要让杨慎留在京里。
朕要让你们杨家人亲眼看看,朕是如何治理整个大明的!
皇帝这边无论怎样都与杨廷和无关,在离经的这日,他特意没有通知任何人来相送,除了刚刚从刑部大牢里走出来的杨慎。
如今的杨大才子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他看着父亲斑白的两鬓,有些佝偻消瘦的身躯,悔恨充斥了自己的内心,上前两步跪在地上,痛苦道:“是孩儿不孝,连累你受苦了。”
杨慎低着头,甚至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突然,他感觉有一只手拍了拍他。
“好好做官,为父一直都以你为傲。”
自打记事起,杨慎第一次听到父亲如此温和的声音。他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41. 第41章 造船
执掌大明近二十年的杨廷和走了,这意味着如今朝廷上再也没有能跟皇帝抗争的人,虽说在有些敏感问题上文官们依旧不让步,但总体来说,嘉靖算是自由了。
人一自由,就容易放飞自我,于是在杨廷和离京的第二日,朱厚熜便迫不及待地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命费宏接任内阁首辅,诏杨一清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制陕西三边军务。袁宗皋从龙有功,改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第二,杨慎犯上不敬,贬为太仆寺主簿,罚俸三年以儆效尤。至于其他与之一起闹事儿的,通通贬官撤职,唯有张充功过相抵,只训斥了几句官复原职。
第三,冼如星救驾有功,封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人,赐住钦安殿,统领天下道教。
这三条一出,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杨一清被正德厌弃,赋闲已经有几年,现在突然起来了,还再次入阁。最重要的是,之前从未有过六部尚书担任边疆大臣的先例,陛下如此举动,难道是要对西北用兵?
还有杨慎,事实上,对他的处罚不是太重,而是太轻了。虽然太仆寺主簿不过是个从七品小官,但好歹是留在京城。看来终究是给了杨廷和一个面子,如此也使得那些原本打算求情的杨廷和旧友松了口气。
有这些强人在前面顶着,冼如星反而没那么惹人注意了,毕竟按照皇帝对其宠幸程度,朝臣们已经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
甚至当事者本人,在得知后也不过点了点头。
说实话,她现在有没有这个封号都无所谓,不过搬到钦安殿以后去乾清宫更方便些了,毕竟都是在一条中轴线上。
她不在意,有人在意。
董小乙面上挂着谄媚的笑,与冼如星道:“恭喜仙师,啊不,现在应该叫真人了,听说立国以来,只有龙虎山的老神仙一人有过此待遇,您是第二个,日后那些大官见了您还不都得乖乖行礼。”
他没念过书,只勉强认识几个字,对朝堂没什么概念,只知道冼如星掌管着自己命运,所以满嘴胡诌溜须拍马。
至于他旁边的塞纳斯就精明多了,没有谈太多大明内部的事儿,只一个劲儿赞美饭菜好吃。
冼如星笑了笑,悠悠道:“今日咱们用的东西,大部分都并非大明本土产物,许多是从弗朗吉那边买来的,不知塞纳斯先生能认出几样?”
塞纳斯愣住了,环视一圈桌上的花花绿绿,有些羞愧地低下头,他一样都认不出来。
阿拉伯商人虽然唐宋时期声名赫赫,但随着蒙古帝国的入侵,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整个西亚甚至比中国的王朝末年更加混乱。为了维持内部统治,阿拉伯世界也就变得越来越保守。
好在二十年前,帖木儿帝国覆灭,明朝与西域丝路两端得以畅通,于是曾经纵横一世的大食商人们又开始蠢蠢欲动。
不过朱元璋本人非常讨厌大食,因为宋朝曾经善待大食人,封他们做官,结果他们叛宋投元不说,还大规模屠杀宋朝宗室。元朝建立后,所谓的二等人“色目人”其中就有阿拉伯人。所以即使设立了入贡体系,大食商人也很少被允许入京。
塞纳斯家里条件不错,还有一半弗朗吉血统,原本以为自己算见多识广,然而却在冼如星这儿屡次碰壁,一时间不由有些心灰意冷。
冼如星并未说什么,事实上这种结果她已经猜到。这些菜都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不少产自美洲大陆,而且经过多次培育早就跟原始作物大不相同,如此也不过是为了敲打敲打塞纳斯。
“我们的皇帝陛下重新加强了西北的军师防御,主要就是为了能让入境的外商能更加安全地在大明行走,塞纳斯先生,我们已经做到这个地步,那么你能带给大明什么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