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珺向东坐,徐施为昭珺去掉发笄,安夫人为昭珺插上玉簪后归位,徐施为昭珺正簪。
昭珺到房内换上与玉簪相配的端庄的曲裾,展示过后,跪拜安夫人。
三加钗笄,安夫人再净手,接过马夫人奉上的花冠,颂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徐施为昭珺去掉玉簪,安夫人为昭珺带上花冠,徐施为昭珺正冠。
昭珺换上深红色大袖礼服,展示后,跪拜天地。
观礼者看昭珺穿素衣时典雅端丽,穿曲裾时端庄明丽,深红的大袖礼衣更彰显其雍容大气,没有一身不相配,更是感叹这脸长得好就是有优势。
最后安夫人为昭珺取字“嘉怡”高声颂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三加之后,昭珺正式成年,最后应当是父母训话。
父母席上只设了一个座位,倒也没人指责不对,在这里捣乱。
却听木怡说:“望我儿嘉怡一世如意。”
就这样没了?!
众宾客大惊,谁家的父母不是教训女儿妇言妇德妇功,要守礼端庄,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好!
一些女眷捂嘴,鄙夷木怡不懂礼数,而有些女眷却露出复杂的目光。小娘子也有些露出了鄙夷的目光,但心地何尝不是羡慕的呢。
不要求自己谨言慎行,不要求自己为家族争光,只要自己开心就好,这是何等的离经叛道,却又让人感到满满的……幸福。
但当众人想到昭珺所配何人,或幸灾乐祸,或真心感叹可惜。
木昭珺嫁的人,不是应光,不是李赫独子李钰,不是李二的儿子,也不是五姓七家的儿郎,而是潭州城当地一个远称不上顶级贵族的卢家大郎!
都说高嫁低娶,谁都没想到木怡竟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嫁的这么低!
木怡对外宣称这门亲事是她看中的,但谁猜不出是木家小娘子和那人看对了眼,不然就木怡爱女如斯之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定下个身份如此之低下的人!
大唐门阀等级森严,木怡虽说身世神秘,但何人不晓其家族底蕴深厚不输当代七望,木怡早被默认排在大唐顶级贵族行列。虽然这个贵族行为羁狂,颇是不合众,其实大唐最顶级的那七个家族,早就将木怡列在了联姻名单之中了,就连旁支与木怡有些矛盾的崔氏家族都不曾例外。
如果仔细研究古代的阶级制度,那真是很有趣。
魏晋南北朝时等级划分十分严苛,嫁娶往往都在同一阶级内进行。最多不能相差一个等级,不然不说子孙都连累着被降低了身份,便是整个家族都或会被士族圈子瞧不起。
隋唐以来门阀力量有些削弱,但等级划分依旧根深蒂固的存在着。便说大唐的名臣,例如房玄龄、魏征、李敬玄等人,都与山东旧族为婚。去唐初二百余年,唐文宗还大发牢骚:“我朝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再说古代士农工商,除了士族,世农之家排在第二。但大唐刚刚建立,经济状况堪称差字,故而不如以往那么严格抑商。商人地位也许还是不高,但做到木怡这位置……那可就不能如此一概而论了。
卢家考究起来也是和范阳卢氏稍有些远的亲戚关系,现在潭州的卢家已经是独立的一支家族。
若是别人家和五姓七家有这么点瓜蔓子亲戚关系,那都恨不得逢人便夸,卢家却从不宣扬这一点,若不是古代结亲是合两姓之好,木怡也不知道这个卢家还和范阳卢氏有些关系。
这也是木怡愿意把木昭珺嫁到卢家的原因之一。
卢彧章长昭珺一岁,说起来和昭珺那是青梅竹马之谊,两小无猜之情,从小就感情十分要好。大唐受胡人影响,风气开放,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两人还常常策马同游。
两人正值年韶,又同样长相出众,卢彧章英俊温雅,木昭珺典雅雍容,两人年龄相仿,情窦初开所慕之人就是彼此。两人从小感情就好,彼此的感情一直顺风顺水没经过任何问题,找机会挑明心意后,两人就在河畔盟誓相伴白头。
确定彼此执手一生的心愿后,两人都是果决之人,故而也没打算瞒着家人,便相约回家告知父母。
昭珺打算告诉木怡的时候也是有些紧张,她倒不是担心木怡会阻止她,她完全是出于少女的羞涩。昭珺很明白木怡不会反对她的决定,只要是她真心喜欢的,除了……额,没有除了,只要是她看上了的,木怡都不会阻止。
事实也是如此,木怡得知昭珺已经和卢彧章互誓白头后,只是问她:“你确定了吗?”得到昭珺的肯定回答,木怡就没再问别的,就等着卢彧章上门来提亲。
卢彧章是木怡看着长大的,人木怡也足够了解,是能放心托付女儿的对象。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突然发现她已经到了要嫁人的年纪,木怡心里到底有些酸涩复杂。
不过木怡明白昭珺总归属于大唐,嫁人几乎是不能避免的,好在卢彧章是昭珺喜欢的,而卢彧章也爱慕昭珺,木怡没有任何阻止的理由,也没有阻止的心。
两人从小就关系特别好的原因也很有趣。
昭珺是众小娘子中最漂亮的一个,卢彧章则是众小郎君中最俊秀的一个,加上两人都是文武双全的“学神级”的“别人家的孩子”,不知不觉两人就被其他的孩子孤立,两个人被孤立不自觉的就谈得多了起来,发现彼此特别谈得来,加上儿童没什么特别强的性别观,玉石两个人交情就好起来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酒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