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着了之后就开始做噩梦。方才看过的描写全部都在梦里变成了实物,吓的她险些尿裤子。
接着,崔凝又在家里打混了三五天,终于被撵去上学。
悬山书院,是长安比较有名的书院,不仅有女学,也有男学,两处相隔不到一里。
崔凝原以为书院是建在山上,结果一问之下才知晓,原来创办这座书院的人号悬山居士,是个有名的大儒。
这位悬山居士生性不喜争,一直独自隐居在郊外,起初办书院也只是想教人识几个字,后来慕名而去的人越来越多,他反倒觉得没什么趣味,就拉了一个徒弟过来撑着,一个人游玩去了。
如今悬山居士已故多年,但书院还的院训还遗留着他性格的痕迹——充实、淡泊、不争。
崔凝下了马车,只见四周绿柳垂垂,清竹萧萧,将书院的正门掩藏其中。
循着曲径前行,很快就看见大门牌匾上“悬山书院”四个潇洒肆意的大字,隐约有读书声传出。
“这位娘子找谁?”看门的婆子问道。
崔凝拿出推荐信,“我是来报道的。”
那婆子看了一眼,“您请随我来。”
大门打开,崔凝跟着婆子进门。
“娘子应知我们书院的规矩,来求学的人一律不许带侍女。”婆子边走,边给崔凝普及规矩,“湖边有茶室,您可以让侍女在那里等候,或者下学的时候过来接您。中午书院供应餐饭,都很干净,只是,肯定比不上家里精致。”
“嗯,我明白,谢谢。”崔凝道。
“娘子客气了。”婆子微微躬身。
两人走到了一拍屋舍前面。
房门未关,崔凝看见里面坐着一名深青色衣裙的中年女子。
“先生,有位娘子拿着推荐信来报道。”婆子道。
“进来吧。”
听声音,像是个端庄温和的女子。
崔凝略略心安,拿着推荐信走进屋里。
“学生崔凝,见过先生。”崔凝躬身施礼。
“请坐。”她道。
崔凝落座之后才抬头仔细看眼前的女子,约莫有四十岁上下,生的丰腴而肤白,以时下的审美来看,年轻的时候定是个标准的美人儿,而如今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稍损容色,但却赋予了她成熟沉稳的韵味。
“吾字临轩,你可唤临轩先生,亦或先生,目前打理悬山书院事务。”临轩先生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把你推荐信拿来我看看。”
崔凝恭恭敬敬的将推荐信双手呈上。
临轩先生接过信拆开看罢,“原来是崔尚书的孙女,难怪如此品貌。”
第四十六章 结怨
接着,临轩先生又问崔凝读了哪些书,对她进行仔细的考校,最后帮她安排在同龄人较多的乙舍。
崔凝学的很快,但她八岁以前都是读的道家典籍,到了崔家之后才开始和平常孩子一样读书,自然稍有不足。
“尚书大人说你生病忘记了之前学过的东西。”临轩先生道,“不过崔大人也说你学的很快,所以便仍旧将你按照年龄来分。刚开始听课的时候或许会有些吃力,相信你很快就能适应。”
“多谢先生。”崔凝这回放心了,总算不用跟一帮还会尿裤子的熊孩子呆在一处。
“我先带你去教舍。”临轩先生道。
待站起来,崔凝才发觉这位女先生很高,个头都快赶上她父亲了。
临轩先生并不是普通女子的打扮,一袭深青色的袍服是专为女子改良过的,下面是齐地裙子,但是并没有束腰,乍一看整个人呈上窄下宽的样子,朴素又不失庄重,临轩先生身量高挑,穿着颇有气势。
崔凝跟在后面,暗想,这样的衣服,矮的人穿着会像墩子吧……
不知不觉,绕过了一块花圃,穿过一道长廊,崔凝看见了坐落于湖上的屋舍。
岸边生长了一片水芦,再往湖里面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清晨,湖上的雾气将散未散,恍若薄薄的一层纱,将古朴秀美的屋舍衬得宛在仙境。
“真美。”崔凝由衷赞叹。
在这样的地方念书,肯定很舒服。
临轩先生笑道,“但愿你一直觉得它美。”
崔凝总觉得她话里有话,正要问。才发觉已经站在了一间教舍门口,临轩先生抬手敲了敲门框。
屋里的先生正在教琴,闻声抬手按住琴弦,转头看过来,淡淡打量崔凝一眼而后起身出来。
“颍川先生。这是崔凝,今后安排在乙舍。”临轩先生言简意赅的道。
崔凝见颍川看过来,立刻欠身施礼,“见过先生。”
颍川先生是个年轻男子,同样颜色袍服衬得他面如冠玉,崔凝有点吃惊。原来女学里也有男先生,还生的这样好看。
“不必多礼。”颍川微微颌首,转而与临轩先生道,“你先与诸位同学介绍一下吧。”
崔凝跟着临轩先生走进教舍,屋里面安安静静。崔凝看一圈,约莫有三十个女孩,都是十一二岁的样子,全穿着浅青色衣裳。
“这是崔凝,以后便是你们的同窗,日后要互相学习,互相谦让……”
临轩先生说了一些话,便给崔凝安排了一个座席。
崔凝在同龄人里算比较高的。于是就坐在了倒数第二排中间,让她先听一节课,适应一下环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