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租田(2 / 2)

买了该买的东西,她便领着两个小的坐村里的牛车返程。

赶车的是本村一位姓王的老大爷,据说是早年逃荒逃到村里的,陈家村之所以还叫陈家村,那是因为村里大部分的人都姓陈,但也有好些户人家跟罗秋韵他们一样,从外地逃难过来,最后在村里买房买地定居的。

说来,之所以有这种情况,那是因为陈家村的陈姓族人排外性不是很强,否则也不至于接纳那么多的外地人在本村定居了。

王大爷说,他搬来陈家村都快五十年了,当初靠着手里的积蓄买了房子和少许田地外,还购置了一头牛车,从此做起了干牛车进城的生意,而且一干便是四十多年。

“难怪赶车赶得这么稳!”罗秋韵暗叹一句,渐渐放下心中的疑惑,毕竟几十年来做着同一件事,便是再笨的人也早就熟能生巧了,这赶牛车也是一个道理。

不知不觉,牛车已经到村口了,罗秋韵先将罗天翔抱下来,付了坐车的钱给王大爷,这才跟罗天立一起把东西搬进屋去。

刚忙完这些,罗秋韵看天色还早便没有做饭,打算歇歇再干活,结果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来了,谁呀。”罗天立最先走出去,一边开门,一边问。

罗秋韵也好奇这个时候谁会过来,她最先猜测到的是王氏,不过,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这回居然是老村长亲自上门。

“村长老伯,您怎么有空过来?”罗天立打开门,见到来人先是吃了一惊,随后问道。

“哎,天立呀,老朽上门跟你姐商量点事。”村长因为知道罗家目前是罗秋韵做主,所以并没有隐瞒自己的来意。

“什么事?先进屋坐吧。”罗天立说着,把人请进正厅,罗秋韵在此间也走出来迎接。

“村长老伯,是发生什么事了吗?”罗秋韵也好奇问。

“没,没事,就是想过来问问你家的地打算怎么办?”村长接着说:“我估摸着你们姐弟应该没时间下地种地,所以就厚着脸皮上门,想打听一下,你们是否有意把地租给咱村的人种?”

罗秋韵点点头,道:“可以啊,不知村长老伯给谁问来着?倘若要租地,我只租给老实本人的人,否则这田租收不回来,到时候我们姐弟也为难。”

“这个你放心,老朽可以担保,租地的人家绝对是老实本分之人。”村长接着说:“其实主要是我那不成器的堂弟,陈老四还记得不?”

“给我家做木工那个?”罗秋韵听到老村长提起,倒是想起这么个人来,黑黑瘦瘦的,大概五六十岁上下,不善交谈,干活却很利索,人嘛,诚如老村长所说的,是挺老实巴交的。

“就是他了。”老村长接着把详情跟罗秋韵说了一遍,原来陈老四家儿子、女儿特别多,单单嫁娶就花费了不少银子。去年他家老三、老四成亲的花费还是借钱才办成的,家里一直入不负支,加上人多田地少,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因为上次给罗秋韵改造房屋他也有份参与,知道罗家虽然有钱,但却不像外面那些无良地主一样黑心,便临时起意想找罗秋韵佃些田地回去种,等有了收成也能还些外债。

不过,他家跟罗家并没什么交情,所以,陈老四一开始并不敢贸然上门来,这才请老村长过来打听一下消息,看看行不行,如果可以,他们再上门就不怕被拒绝了。

要知道,当初罗秋韵买地可是老村长帮忙一起办的,有了这份人情在,陈老四觉得再没有老村长出面好,便厚着脸皮找他帮忙。

老村长得知了陈老四的来意,思索了一下,觉得罗家的田地确实不少,而且罗秋韵姐弟一看就不是种田的主,便同意试试。

了解整件事的事情始末后,罗秋韵想想觉得老村长的话也在理,自己确实不适合下田种地,便同意把水田都交给老村长租出去。反正有他担保,田租问题不用她操心,又能帮帮乡亲们博些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后山的那些旱地,罗秋韵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便没有一起租出去,老村长也不好强求。

征得罗秋韵同意租田,老村长又询问了一下关于租金的问题,佃农一般是上缴五到六成的收成当田租。

“五到六成?这会不会有点多!”罗秋韵想想,有些过意不去,便告诉老村长道:“我家只收三成租好了。”

“三成?那……那你可就亏本喽。”老村长似乎不敢置信,试探了好几次,见罗秋韵依旧坚持,这才作罢。

“也好,这回老四他们赚大了,呵呵。”老村长笑道。

罗秋韵也笑了笑,对老村长说佃农们赚了一事,心底却持有别的的想法,她觉得赚到的或许是她还不一定!

要知道,至始至终罗秋韵她都没想过要利用租出去的水田赚大钱,那种剥削乡邻的行为,她甚为不耻。

再说了,便是三成租的收成也足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上好几年了,而佃农虽说拿七成,但这七成里面还要缴税给朝廷,再算上平时自家劳作的人工费,也不见得赚了多少。

罗秋韵知道,其实老村长的想法跟自己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都把自己的劳动力算得太便宜了,从没想过这也是一种成本。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