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就拜托自行车厂的刘厂长和京市机械厂的邱主任给她留意合适人选了。可是,这会儿大家都有铁饭碗,有能力的人不稀罕跟着个体干。王青青叹了口气,看来只能广撒网了。她吩咐赵强,“一会儿你和孙鑫去写个招聘启事,咱们研发中心建好也有几个月了,是时候招聘职工了。”想着赵强第一次干这事儿,没有什么经验,她道,“多复印一些,拿出去分给外面的大爷大妈,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去发传单,发出去一百张给一块钱。”看赵强期期艾艾的,有话要说的样子。王青青道,“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就行了,你也知道我的性格,不爱计较。”赵强才道,“研发中心应该要安保人员吧?我有几个战友,受伤退伍了,这次他们可以来应聘吗?”接着他又解释道,“他们的伤不影响日常活动,就是级别不够没能转业分配,现在只能在家待着了。”王青青,“那可太好了,本来我是想找谈越问问他那儿有没有人推荐,既然你战友想来,那明天就让他们过来一趟吧。”赵强感激的猛点头。“除了安保人员,你在招聘启事上填上,如果有能力的人,不拘年龄什么的,招一个研发中心的总负责人,月薪两百也写上去。”说不准就有人被高薪吸引过来呢。虽然他们知道自家研发中心很厉害,但是别人不知道啊!在外人看来,他们厂子跟国营单位相比,也就是工资吸引力最大。赵强压在心上好几天的石头搬去了,这会儿精神满满的去堂屋写招聘启事去了。他在当兵之前是高中生,写个招聘启事可以说是手拿把掐。他写好了,孙鑫就拿去堂屋的打印机上去复印。王青青因为要忙的事儿太多了,每天需要写很多东西,就弄出了一台打印机自己用。虽然没有后世的激光打印机先进,但是相比起现在的印刷机,清晰不少。最关键的是,使用方便。赵强和孙鑫两人一起合作,不多一会儿就复印了五百张。两人按照一百张为一沓,分好之后装在袋子里。就提着出去朝着胡同口的大榕树走去。第151章人山人海自从赵强和孙鑫把发传单的活儿,?s?派给胡同口那些大爷大妈之后。整个胡同都安静了不少。要说这些大叔大妈们,有些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奈何家里都有孩子,不想自家孩子下乡,只能提前病退把工作传给孩子了。被迫休息之后,只能天天摆进来摆出去的,无聊的很。这会儿有了分发传单的活儿,除了几个确实年老体衰的,一个个都抢着去。更何况王青青给的报酬不低,这发出去一百张可是有一块钱,够买一斤肉了。拿到传单的人商量着分了工,当天下午也就花费了几个小时,就把五百张传单都发完了。回来以后,赵强当场就把工钱结了。接下来几天,十几个大叔大婶早出晚归的,全京市每个区都去发了一遍。结束之后,最少的都领到了十块钱,几人对这轻松不累还钱多的活儿很满意。之后几个人还意犹未尽的,让他们以后再有这么好的活,可要多想着他们。同时,心里对一个人住着那么大院子的王青青,心里也没有那么排斥了。——王青青其实从没有奢望过,像总负责人这样的高端人才能够通过传单找到。只是既然要派传单,多写一行字碰个运气。所以,她花了大价钱在电台打了广告。这会儿广告费也是真的贵,三十秒循环播报就要一万块钱。王青青跟电台连续签了五天,这就花出去五万了。饶是她这会儿收入可观都肉疼的紧,一套四合院儿就这样没了。不过,这钱花的值,广告播报当天,四合院堂屋的座机和赵强的移动电话就响个不停。因为她这次广告是面向全国的,就接到了很多外省来的电话。是不是京市的,王青青倒是不看这个,她这里到时候包吃包住,外地来了也挺方便的。……因为有一些外地的要过来,路上需要时间,这负责人的面试就稍微往后放了放。因此,这个周末王青青首先组织了普通员工的招聘。招聘场地放在了青春化工厂,赵强孙鑫等人提前就过去帮忙了。因此,等王青青从京大实验室出来之后,就只能自己过去了。这些天许教授正组织她们进行基因检测,实验室二十四小时都离不得人。王青青在实验室盯了一晚上,但是她喝了两支能量补剂,所以这会儿仍然还精神饱满的。她从生物系实验楼出来,就去了僻静的后门。她的座驾金冠小汽车,这会儿正低调的停在那儿。王青青坐上驾驶座,熟练的一个摆尾车子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这高级车就是不一样,开起来简直是纵享丝滑,她太满意了。不枉她花费大价钱,让麦克斯给运过来,这小子还是挺靠谱,他写信吐槽的计算机运行太慢的问题,她回去就给他出个主意去。到了化工厂,王青青被外面人山人海给惊到了,这排队都排出一百多米了。她的车都开不过去,王青青叹了口气,拿出移动电话,给门卫打了个电话,就默默的趴在方向盘上看着众人。这次来应聘的还真是有老有小的,有些破衣烂衫沧桑不已,有些看起来还一副稚嫩的样子。她的研发中心目前只需要五十人,这来的有大几百上千人人,意味着一百个人只有四五个能进。这……既然来了这么多人,干脆搞个大的好了。刘慧英正在指挥着众人布置考试场地,忽然打了两个喷嚏。她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家甩手掌柜王厂长,又给她找活儿了。……进了厂子,王青青没有去考试地点,而是转身去了能量补剂的生产车间。这么多人考试,之后的判卷都需要时间,暂时用不着她。能量补剂生产车间,修在在原来的实验室地上建筑里。整个厂子只有这里,是跟实验室一起按照最高标准建造的。工人们进去之前先要穿上无菌工作服,再经过一个紫外照灯房间杀菌,之后才能进去操作间。最大程度做到了产品的干净无污染。王青青进去换衣间全副武装之后,才进去操作间。对于入口的东西,她的标准很高,还会时不时的过来突击检查。这么严格,一开始工人们都很不情愿,但是王青青给他们发的工资比普通车间高了百分之五十,就没人有意见了,甚至一个个都很认真。害怕不小心丢了这个工作机会,后面可是有一大堆人盯着他们呢,就等着补上来的。王青青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没有脱身上的无菌工作服,直接坐了专属电梯下了地下实验基地,去了自己的私人实验室。这间实验室藏的很隐秘,要不是系统白团子说,她都不知道这里居然还有一间实验室。王青青曾经旁敲侧击的问过,现在厂子里的老职工,包括刘慧英在内都不知道有这间实验室的存在。实验室外面除了几道一米多厚的防护门,往里走的狭窄长廊还布满了各种暗器。王青青哪怕是个傻子都知道,这么严密的防守就只是研究一些杀虫剂什么的,听起来就很扯。更何况她一点儿都不傻,这里一定藏着什么秘密。王青青想到这会儿间*谍活动频繁,还没进去的时候,已经脑补了很多。不过,进去之后倒是出乎她的意料,从实验室留存的资料里,王青青才知道这间实验室,原来是给苏国来的首席科学家道格拉斯用的。道格拉斯是厂子修建的时候就在的老人了,在建实验基地的时候他就私下里修建了这间隐秘的实验室。当时苏国科学家撤走的很迅速,他应该是没来得及收拾这里,只是带走了最核心的资料。所以这间实验室里资料挺多的,从这些资料的只言片语里,王青青震惊的发现道格拉斯居然在研究一种基因靶向药物。这会儿世界上,才只是识别出人体有二十三对染色体,至于里面具体遗传信息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还没个定论呢。这里就有人在研究更深入的基因片段了?关键这搞研究的,相对于那些大科学家来说,实在是名不见经传。第152章脑域开发王青青对这个实验室的原主人道格拉斯起了浓浓的好奇心。不光查阅了厂子的档案,还拖京市机械厂曾经在苏国留学的顾老,帮忙查查。过去这么久了,经过很很多次的人事变动,这查起来就很难。王青青只能遗憾的放一边儿,转而探索起了这间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虽然已经是十几年的了,但是仍然比京大实验室的要先进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