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晋东微微愣住,好奇的询问几句,“徐山长没有回家吗,看见木床不见很生气吧,山长很爱干净喜欢素雅的环境。”
有幸在徐良山的课堂上学习,苏晋东知道徐山长爱干净是个讲究人,不喜乱糟糟的环境。
王泉乐呵一笑,“在徐家徐夫人说了算,山长的意见忽略不算。皇上想请徐山长帮忙写文章,不知徐山长会不会帮忙。”
泰安认为皇上的如意算盘要落空,徐良山不是趋炎附势的人,面对南齐的帝王依旧能挺腰板说真话,这就是老一辈读书人的傲气。
苏晋东想到火炕的温暖,认为元青能如愿,“徐山长心系民生,发现火炕好用,一定会积极的推广火炕。”
徐良山下学后回到徐家,听夫人说木床摆在杂物间有些不悦,“木床是你我当年成亲时候买的,用好木料做的结实耐用,夫人怎么能弃它于杂物间。”
徐夫人盘腿坐在炕头绣花,抬起眼皮看着生闷气的丈夫,“木床睡起来冷冰冰,哪里有火炕舒坦。你爱睡木床去杂物间休息,我就要用火炕。”
徐良山来到火炕前,脱下靴子半坐在炕头,感觉热度从腿上传到心头,暖意驱赶了冬日的疲惫感。
伸手摸摸暖和的被单,徐良山暗自称奇,“好暖和的火炕真是神奇,夫人比我有眼光。”
徐夫人露出温和的笑脸,在床头的大衣柜里拿出小木桌摆在炕头,放上笔墨纸砚催丈夫写文章,“皇上关心火炕的推广,有心造福百姓,你作为山长有必要帮皇上说话。”
坐在炕头徐良山回忆几十年来寒冬如何度过,一时间感触颇深,提笔写下心里的真实想法。
徐山长的大作历来受到太学学子的追捧,临近过年快放年假,学子们心情浮躁无法安心学习。
胡安南趴在桌子上打盹,听见同窗的惊呼声打起精神,抬起头左右看看。
方一川捧着文章细细品味,感叹的说道:“不愧是扬名天下的徐山长,遣词造句句句精妙,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胡安南挠挠头不知文章写了什么,听同窗说文章赞美新事物火炕,随口接话说道:“火炕啊我知道,听说是用泥巴搭的土床,有什么稀奇的。”
方一川丢给胡安南一个不赞同的眼神,“你对火炕不了解,怎么能诋毁火炕。文章里说了先帝在天之灵关心百姓,才把秘方传给皇上,先帝真是一位好皇帝。徐山长不是急功近利的人,他说火炕好火炕一定是好东西。”
学子们纷纷点头,推崇徐良山文采的人都信服徐山长的文人,坚信小皇帝不能收买铮铮铁骨徐山长。
佳作送到元青手中,元青认真看一遍,感叹徐山长有文化,“这篇佳作一定能流传下去,文章写的真好,先贬后扬是徐山长的风格。”
王采紫附和的点头,“徐山长的文章篇篇出众,人人都说徐家祖坟冒青烟,说徐山长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