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马车回德安宫,一路上元青闷闷不乐,认为封建时代处处对女子不公平。像熊初墨这样有学识好学的姑娘,无法进入太学深造,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王采紫见皇上不开心,提起轻松的话题,“王泉为了写文章绞尽脑汁,墨块用了好几块,特意买了上好的宣纸。”
元青心情好起来,能改变身边人的命运,对她来说有种成就感。
回到德安宫,元青躺在软塌上休息。看见书桌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竹篮,篮子里放着一摞文章。都是元青亲近的人,煞费苦心写的文章,送来给皇上过目。
在宫外溜达一圈有些劳累,元青打个哈欠,喝一杯茶让脑袋清醒,打算看看文章中有没有佳作。
李嬷嬷提着一篮子鲜果,不请自来拜见皇上。看见竹篮里的文章,老眼里闪过一道精光。私心想让萧太后揽下编书的活,知道太后在民间的名声差。
“皇上要编书辛苦啦,老奴特意送来鲜果,这是温泉庄子上产的鲜果。皇上尝尝味道,若是喜欢多送一些来。”
元青看见红彤彤的果子,笑着跟李嬷嬷道声谢,冬天能吃到鲜果让人心情大好,“还没开始编书呢,我这人做事磨叽,一到冷天爱犯懒。”
李嬷嬷知道机会来了,不紧不慢的开了口,“皇上觉得编书费时间,不如把编书的事,交给太后。太后近来除了照看小公主,没有别的事可做。老奴看着太后长大,知道太后有才华。”
元青放下果子擦擦手,“这是你的主意还是太后的想法,编写启蒙书不是小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书编的好编书人扬名天下,若是不成会受到文人的批判。”
李嬷嬷认死理,态度坚定的说道:“读书人牛脾气谁也讨好不了,他们说他们的不必理会。编书是大事,老奴相信太后可以做到。”
看看篮子里的文章,再看看一篮子鲜果,元青毫不犹豫的选择鲜果。把装文章的篮子递给李嬷嬷,“实不相瞒写完杂书后,我懒得动笔,又不好意思对外直说。太后愿意编书,我自然是愿意的。你跟太后说别着急,用三五年的时间编一本启蒙书,也没什么。”
李嬷嬷欢喜的道谢,提着篮子高高兴兴的离开,宛如打胜仗的将军。
元青感慨封建时代的忠仆,是真的对主人忠心耿耿。李嬷嬷才是整个后宫,真正关心萧太后的人。
系统鄙视宿主越来越懒,“宿主我发现你入了冬以后,能躺着不站着,恨不得天天躺在软榻上打盹。你又不是蛇,不需要冬眠。”
元青得意的炫耀几句,“入冬后一天比一天冷,躺在软塌上烤火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系统你不是懒人,不懂闲人的快乐。”
闲人元青大方的给属下分果子,见小四儿跑神拍拍他的肩膀,“想什么呢,鲜果不吃嘛,不吃我给王泉吃。”
小四儿回过神,捧着果子笑着谢恩,说起在太医院学习的白牡丹,忍不住打个哆嗦。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