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穿回古代搞物流[种田]》 6、第六章(第1/2页)

来之前宁小宝就从好友爹娘那得知,柳锦昱是个怎样的混球,再加上一路上听到不少柳树村的人对柳锦昱的评价,于是更加看不上柳锦昱了。

都二十二了,还被人打成了瘫子,如今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睿哥儿嫁给这样的男人,下半辈子可要怎么办啊!

宁小宝为好友感到难过,看着柳锦昱的眼神,就差指着鼻子骂祸害了。

“睿哥儿,不给你柳大哥介绍一下?”柳锦昱半点不生气,反倒觉得这小哥儿人不错,以后可以让睿哥儿继续接触着。

“哦,好。”宁睿这才想起来,他家相公还不认识小宝呢,“柳大哥,这是宁小宝,是我在宁家村唯一的好朋友。”

柳锦昱点头,朝宁小宝友好的笑了笑。

后者眼睛一瞪,压根不买账。

“少跟我套近乎,你左右是个瘸子,以后要是敢对睿哥儿不好,我就把我相公带来给你松松皮!”

刚才他是气急了,才说出让睿哥儿逃走的话。八字庚帖都交换了,就算逃走睿哥儿以后也不能再嫁人,否则被人发现可是要乱棍打死的。

“小宝,你别这么凶,柳大哥对我很好的。”宁睿拉着好友,给他讲了这几天发生的事。

“他不是瘸子?还给你下厨做早饭?”宁小宝眼睛瞪得更大了。

见好友点头,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在家也算是受宠,但再受宠也是要下地干活,洗衣做饭的。

睿哥儿相公穷成这样,非但没往死使唤睿哥儿,还把换来的鸡蛋分给睿哥儿吃,难不成真像睿哥儿说的那样,被打清醒了?

“小宝,你篓子里背的什么,怎么这么重?”宁睿好奇道。

“哎呀,差点把正事忘了。”宁小宝放下背篓,从里边拿出两个布袋,“我给你拿了些米面过来,还有自家种的小菜。”

说着抹了把额头,“背了一路,可累死我了。”

宁睿感动的不行,抱着米面不撒手:“小宝,你来的真是时候,家里马上就要断粮了,我正发愁呢。”

他跟宁小宝从小玩到大,知道好友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谢谢。

“哼,”宁小宝朝墙根方向瞪了一眼,“还不是因为嫁的男人不靠谱。”

柳锦昱:“……”

时间接近晌午,宁睿想留好友吃了午饭再走。

但宁小宝家里有事没应,两人只好约了下次再聚。

“呀!”

听到少年的叫声,柳锦昱忙问:“怎么了?”

宁睿打开布袋让他看:“柳大哥,米面里掺了精粮!”

柳锦昱虽然不清楚大周物价几何,但从原身记忆中得知,粮食是极其珍贵的,尤其是精粮。寻常人家大多每日吃糠咽菜,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搀了精粮的饭菜。

而眼前的粮食,明显粮多糠少。

“睿哥儿,你柳大哥可要占你的光,吃一次软饭了。”见少年眼眶通红,他打趣道。

“柳大哥,这里面还有几十文钱……”看到米里藏着的三十个铜板后,宁睿再也忍不住,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从小大到大,奶奶对我不好,经常不给饭吃,是小宝偷偷给我送吃的,才不至于饿肚子。后来小宝成亲了,我却连一文钱都拿不出来,什么都没能为他做。”

“柳大哥,小宝为我做的实在太多了呜呜呜……”

在缺衣少食的古代,向来是落井下石易,雪中送炭难。看宁小宝穿着,也不是家里富裕的,但却能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大老远送来,这足以说明一个人的品质。

“不哭了,以后咱们两家多走动,等哪天柳大哥发财了,你请小宝来吃香的喝辣的,好不好?”柳锦昱抱住人哄到。

“嗯,好。”少年带着哭腔应。

宁小宝送来的米面暂时解了燃眉之急,柳锦昱倒是不急着赚钱了,而是先把身体养好,不然以后留下病根,就算钱赚得再多,也无福消受。

他让宁睿拿着钱去村长家换了一床厚被子,跟几个鸡蛋回来,又跟比较好说话的邻居借了梯子,把屋顶上的大洞补了个七七八八。

看着时间还早,宁睿想去后山挖点野菜,柳锦昱打着锻炼身体的幌子,也跟着去了,实则是为了观察柳家村情况。

从原身那得来的记忆模模糊糊,这家伙打从八岁开始,就没好好看过村子什么样了,为了避免被人发现端倪,他得尽快熟悉才行。

几天后,柳锦昱身体慢慢转好,宁睿因为每天早上都被自家相公拖起来慢跑,人也结实不少。

就是太瘦了,抱起来硌得慌。

柳锦昱瞅着少年,心里评价到。

几天下来,他把柳树村逛了三四遍,发现这里是真的穷,虽然家家户户种着地,但刨去税收跟上交给地主家的租子外,也不剩多少。

靠几亩地养一大家子,实在太难,于是村里但凡有些本事的汉子,每天都去县里给人做工赚钱,一年攒个二三两不成问题。

勤奋点的人家,媳妇儿跟夫郎也可以挑着自家种的菜去县里买,又是一笔收入。

寻常人家省着点花,一两银子可以花一年。不过家里若是有个读书人,花销可就大了。

像原身家,加上几个侄子,一共有六个念书的,每年的束脩就足足有十二两银子,再加上笔墨纸砚跟书本费,没点儿家底,怎么可能供得起。

就算有村里人资助,柳家也是不差钱的,他在原身的记忆中可是清清楚楚看到,柳老太太还藏着一枚品相绝好的玉佩,时不时翻出来擦拭一下,宝贝的很。

光那枚玉佩起码就值个一百两,更何况柳家还有七八亩地,四间大瓦房,说是这柳树村最富裕的也不为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