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过去得有二十天了,怎么着都得有回应了。
就说这个年代通信不方便,可以前,报社都是半个月就会有回信的。
周川皱起眉头,“要不你打个电话?”
林翠也是这个意思。
下午,她买了一张自己X市晚报,在上面找到联系方式,给对方打了个电话。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林翠本来也没有报什么希望,觉得报社可能都下班了。
所以,当对面的人报出“你好,XX晚报”的时候,林翠还挺惊喜的。
大概把自己的诉求说了一遍,对方态度礼貌而疏离,“按说只要上稿,我们报社都会及时给回款的。从来没有拖欠稿费的时候。您告诉我一下您的笔名,我帮您查一下。”
林翠没有笔名,她的笔名就是自己的真名。
电话那头的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您,您说,您叫林翠?是X县城化工厂宣传科的那个林翠同志吗?”
林翠眨眨眼,没想到自己在报社还挺出名的?
“对,是我。我已经二十天没有收到稿费了,我……”
“哎呀,林翠同志,我总算找到你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激动起来,林翠吓了一跳,忽然有一种错觉,好像对方要从电话线里窜出来,抓住她的胳膊似的。
“林翠同志,你怎么最近不投稿了呀?你的文章,连我们主编都非常推崇呢。”
“林翠同志,你有18天没有投稿了。”
“林翠同志,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跟我说,我看看能不能帮你,我……”
一句又一句,密集的话,听得林翠有点懵。
什么意思?
什么叫有18天没有投稿了?
明明她离开县城的时候,还投过稿子的。按照信件从县城到市里要7天的速度来看,应该最多就两周没有稿子。
可现在对方说有18天,没来稿了?
这绝对不寻常。
正想着,电话里换了一个声音,听起来比刚才那个声音年纪大一些,也更沉稳。
“林翠同志,我是报社的主编。”
“哦,主编您好。”
“我们很看重你的稿件,希望你能继续来稿。如果工作上、哦,包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你都可以告诉我。我看看能不能帮助你,最重要的是,希望你能继续投稿。”
听话音,就知道这个主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一段话被他说得一点停顿走没有,而且还能让人听清楚。
林翠一下子就对这个报社的主编有了些好感,别的不说,就是思维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
也对,人家是报社主编嘛。
“主编您好,我工作上,生活上都挺好的。”
林翠客气了几句,就把自己哪天发出的稿件,至今都没有收到稿费的事儿说了一遍。
“我算了算,应该差两笔稿费。”
“好,林翠同志你先挂掉电话,十分钟后再打过来,我让人给你查一下。”
林翠理解,这个年月的电话费和几十年后相比,简直就是天价。她也本着能不浪费就不浪费的原则,答应了一声,把电话挂了。
过了十分钟再打过去,听到对方说的一番话,林翠眯起了眼睛。
从邮电局出来的时候,林翠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赵奎是吧,你好得很!
林翠都觉得好笑,不知道该说赵奎是聪明还是傻。
说他傻吧,他能想出来用林翠的稿件,改个署名投到报社去。
说他聪明吧,他用的是自己的真名。
林翠这里缺失两篇稿费,报社那里却说,只收到了一篇投稿,就是她投的第一篇。而且稿费已经汇出了。
至于第二篇,报社没有收到。
“不过,有一篇稿子跟你的文笔很像……”
听到主编这么说,林翠一下子就想到了赵奎。
一问,果然那篇稿子的署名是赵奎。
主编还觉得奇怪呢,说这个赵奎也来自X县城化工厂。
还问林翠认识不认识这个赵奎,说他们县城人才济济。
而在林翠说了自己的猜测之后,主编当即表示,如果那个赵奎再给他投稿,他一定会把稿费压下。
林翠却知道,赵奎应该再也没有机会上稿了。
因为,这段时间她没有在县城邮局给报社寄稿件,赵奎没有机会剽窃。
至于以后……
林翠轻轻翘起嘴角。
回到单位,她就去找了张建明。
“张部长,明天是礼拜天,我想回一趟县城。”
张建明点点头,“行啊,礼拜天是休息日,你可以自己安排。”
林翠当然知道,这个年代也没有V信什么的,没有手机,所以下班就是下班,休息日就是休息日。绝对不会发生几十年后那种,被现代通信手段裹挟的日子。
从这个方面来说,联络方式的落后还是有好处的。
当然了,林翠来办公室找张建明,也不是为了请礼拜天的假。
她说:“如果顺利,我就明天下午回来,后头正常上班,如果不顺利,我可能要后天上午回来。”
那就耽误工作了,后天是礼拜一,所以林翠还是走了这一趟,跟张建明请假。
张建明器重她,相信她,但她自己不能没分寸。
张建明浑不在意地点头,“没事,你晚点回来也没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