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我们元宝身体健康,开开心心的,每天要想我一百次。
信的末尾,在纸页的下端,黑色的笔触以简单的线条勾画着一对小人物。
那个小人的衣服上画着一只三角帆船,脸上露着坏笑,旁边还写了一句对话:“桀桀桀,被我掠夺的金元宝,上了我这艘贼船,你可就下不去了,桀桀桀……”
他静静地看了会儿简笔画,随即又翻到第一张信纸,开始第二遍更为仔细的阅读。
考虑片刻,又划掉周六,在周五这日上打了个勾。
十月初的清晨, 当大厅的落地钟悠悠敲响八点之时,解良嬉穿着一套世纪牌的休闲风格时装,打着呵欠走进了西馆的大餐厅。
听见她的脚步声,赵宴知回过头来望了眼, 笑着打招呼:“早啊,良嬉姐。”
正示意佣人送早餐过来, 转头忽而发觉赵宴知手边正在翻阅的杂志有些眼熟。
“嗯, 最新一期。”赵宴知将杂志合起,给她看了看封面,“里面的服饰搭配真的很有新意, 闲暇时候慢慢翻看琢磨还蛮有意思的。”
赵宴知扫了他一眼,温和提醒:“上回内页的旗袍图就是彩色的了。”
“咳咳, 近日有些忙,就只看了母亲的采访部分。”解予川心虚地移开了目光解释, 连忙岔开话题:“这一期采访的是谁?”
“严老板?他和轻舟不是竞争对手吗?”解予川靠在椅背上, 端起温热的咖啡喝了一口,“采访他岂不是给他做宣传?”
解予川轻“嘶”了一声,提道:“我早想问了,‘纪元’这名字是谁起的?未免太……别有内涵了。”
分明是她和纪轻舟合办的杂志,解予安这名字起得倒像是他们两夫妻合办的。
正于此时,安静翻阅杂志的赵宴知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呼感叹:“哇,这一套……”
她眼中不由流露些许得意之色,问道:“很惊艳是不是?”
只见那画面一分为二,上半张图中,身穿银杏刺绣黑丝绒旗袍的女子微微侧头凝眸望着前方,窈窕修长的身姿伫立于朦胧山水画背景前,宛如水墨画剪影般古典端庄。
但其韶秀幽雅的气质,又不会喧宾夺主,反而以自身清婉的气质将那从肩膀垂落的长长的妆花披肩衬托得愈为精致绚丽、灿烂夺目。
图片下方有一行小字说明,限制于印刷技术,无法特别鲜明地还原这幅妆花作品精细的工艺与斑斓的色彩,但印刷工已尽最大努力做了多层颜色的套印,尽可能将那锦缎的美丽呈现给读者。
解良嬉摇了摇头:“就连照片上的这一幅都是纪轻舟不远千里从南京借来的,你若想要,还得托人去南京定做,不过也得做好等上一两年的准备。我想这期杂志一出,定然会有许多人捧着钱去定做。”
话落,还未等赵宴知回应,他又忽然想起道:“对了,元元不就在南京吗,不若我叫他去找一找当地的织造坊?”
“不过这妆花的图案配色,他会稍微改一改,没有那么的纷繁复杂,织起来相对更快一些,但视觉氛围上也不会相差多少。以及披肩角落会被织上世纪工作室的图标,就看你们愿不愿意接受。”
解良嬉笑了声:“你要是知道有人在他那花八百元做过一套生日礼服裙,就不会这般惊讶了。”
赵宴知就解释道:“这已是收藏品、艺术品之范畴了,就好比你上周花了三百多元买的那盆兰花,实际没有多大用处,只是摆在家中欣赏欣赏,陶冶情操罢了。
“……这倒也不无可能。”解予川听她这么一细谈,倒是能够理解她们的想法了。
“好。”解良嬉应得很干脆。
在纪轻舟提出这代为定制披肩的想法时,她就已下单了一条,又怕没有那么多的客人愿意花这大价钱,这才有意给身边人做做广告。
解良嬉微扬起唇角,脑中已盘算起下午约几个热衷于交际的夫人小姐去吃下午茶,顺便再给拉拉生意的念头。
十月伊始,气温反倒持续上升,连续几日都是大晴朗天。
随着一声铃铛脆响,五百二十号的时装屋店门打开,纪轻舟带着季秘书从时装店出来,径直走到路旁,坐上了停在那的黑色雪佛兰汽车,由阿佑开车前往下一个工作地。
汽车刚驶上路面,透过车窗望见路旁的报刊亭处有个举着杂志阅读的路人,纪轻舟忽然想起了此事,就朝前边副驾的季秘书嘱咐道。
否则恐怕再过几日,等那些富贵客人自己安排人去南京购买定做,他们工作室就排不上队了。
当初只是和解良嬉简单提了提代为定制出售妆花披肩的想法而已,甚至都没有在杂志上打广告,结果十月刊发布后不到三日,便有十几位顾客来到他的店里询问披肩之事。
一些熟客听闻他暂时只打算做这一批货后,甚至都未犹豫那高昂的价格和漫长的等候时间,便直接下了定金,三百六的定金支付出去眼睛也不眨一下,好似生怕晚了就再也买不着了。
于是必须抓紧时间去联系合适的织造坊,多联系几家,以及这件数也不能再增多了,到二十件必须截止。
只是时间拉得太长了,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且既然是他们工作室出品,图案配色必须得做些独特的设计改造,不能依照原版本照抄,但改造后的版本又要能令顾客感到满意,之后成品织成,质量还需好好把关,总的来说还是挺耗费心神的。
“先生,您看那!”
“嗯?”纪轻舟下意识地抬眼望向窗外。
于是,纪轻舟便望见在奥林匹克影戏院正门旁的墙壁上,不知何时又挂上了大幅的海报画。
在海报的上方位置,则标着巨大的影片名称:《秋意撩人》。
纪轻舟蹙了蹙眉头,不想再多看,忙催促道:“赶紧走吧,别让人家刘经济等急了。”
约莫半小时后,汽车停在了霞飞路的一幢高大建筑旁。
为方便起见,他对于新商铺的要求很是简单,就是要在霞飞路附近,且面积够大,房屋外观要有格调,最好为临街位置,方便顾客往来。
纪轻舟带着秘书下了车,就看见了等候在门外的刘经济。
纪轻舟其实刚下车时,抬头望见这座建筑就已有些惊讶,一股“啊,原来是这里”的感觉油然而生。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它外观高大漂亮,很有设计感,还正好位于街口转角位置。
二层面向西侧拥有着十六扇的希腊式玻璃花窗,三层则有个宽敞的大露台,一层的南面和西面皆有数扇对开的玻璃门,一看就是适合经营的好商铺。
内部的隔断很少,以罗马柱撑起分外宽裕的空间,午后的日光毫无阻隔地透过那十几扇玻璃花窗洒落,在浅木色的地板上留下斑驳美丽的光影,分外的光明敞亮。
参观完三楼上方的阁楼后,刘经济带着纪轻舟回到了一楼的南门口,一路讲解介绍道,“而今听闻那洋行老板生意不利,便要转让这房子,开价两千五百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