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1)

穿到民国做裁缝 西枫 994 字 2个月前

听见熟悉的脚步声,他立刻扭头看向了门口。

对方穿着整洁清爽的深蓝色衬衣与熨烫笔直的西裤,眼睛上覆盖的黑纱带有些奇怪,但并不影响他带给人矜贵肃穆、不易近人的第一印象。

祝韧青心忖着,瞟了眼他们相握的手,笑容不自觉地僵硬了几分,停顿了两秒才继续开口问候道:“先生早……这两位是?”

话音刚落,他便感自己的手心被不轻不重地掐了一下,不禁噗嗤笑道:“开玩笑的,他叫解予安,最近眼睛受了伤,一直在家养伤,我看他无聊,就带他来店里玩玩。”

进门后,纪轻舟第一时间想找地方把解予安安置下来。

“阿佑,你把椅子打开放门口边上吧,就那个幌子旁边,然后扶你家少爷过去坐。”

“为什么不坐外面?”

“这大清早的太阳能多晒啊,再说你就该多晒晒太阳,晒黑点才健康,最好眼睛上再晒出条白印出来,多酷?”

“好好好,不晒脸,让你坐里面。”

安置完解予安,纪轻舟这才放下背包,从抽屉里拿出工作记事本翻看。

说罢,他便从装着各种零碎辅料的篮子里找到了自己刚做的两个琵琶盘扣。

灰色的盘扣条先做出一个球状的扣坨,然后在于下方盘绕出水滴般的琵琶形状。

纪轻舟不知祝韧青是真的手巧,还是私下有偷偷练习,拿给他瞧的两个琵琶盘扣都十分秀气完美。

“好的,先生。”祝韧青语气上扬,声音里夹着被肯定表扬的喜悦,“那我先去给您打咖啡!”

一旁,解予安听着他们的对话声,眉心微跳。

这种感觉产生得无缘无故,他只能将此归类于气场不合。

纪轻舟果然被他的动静吸引,抬眸看向他问:“怎么了,大少爷?”

毕竟是自己把人叫过来的,纪轻舟确实有责任照顾他的情绪,闻言便拿了两个铜板给阿佑,让他去找报童买份《沪报》来。

工作到一半,都想找张床躺一躺。

黄佑树出门没多久就买来了报纸,接着便提了张小板凳坐在解予安对面一侧,用他带着吴语口音的国语念起了报。

不愧是八卦小报,头版第一条就很能激起民众好奇心。

黄佑树回想了一下,说道:“去年是办过一届,参加的不是妓女,便是某家的姨太太。主办的报社会将参选者照片印在报纸上,想投票需要购买报纸,剪下选票投递到报社。听闻,去年选出的那前三名,一夜之间便走红了十里洋场。”

黄佑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后开始念下方登载的趣味小故事。

方才听纪轻舟说话时,还觉耳畔声音清晰明朗,黄佑树一念起故事来,他思绪便开始犯迷糊。

所谓喧哗到了极致反倒显得清寂。

温煦的阳光晒得身体暖洋洋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就有些昏昏欲睡了。

“轻舟兄!多日未见,可有挂念我啊!”

走到门口,才发现这拥挤的小铺子里还坐着两个熟人。

解予安着实没想到在这还能碰上骆明煊。

“啊我闲着无事,就到处逛逛,逮个熟人聊聊天。”

“轻舟兄,你看我今日这身打扮如何?这可是我照着你教我那穿搭宝典,去洋服店搭配的,还特意让那店老板给我加缝了两个又大又厚的垫肩!”

不得不说,骆明煊在这条路子上也算开了点窍。

这一身除了瞧着有点热,不太合季节,整体还是蛮有气势的,感觉下一秒就能跑黄浦江边高歌一曲《上海滩》。

虽从未听过“双开门冰箱”之词,骆明煊竟也诡异地领悟到了他的意思,嘿嘿一笑说:“对,必须双开门,那单扇的门,我这宽厚的肩膀都过不去。”

“是吗?那我岂不是来得正巧?”

这小子是十足的话痨,有他在店里,就没有耳根清净的时候。

当然,主要还是黄佑树在接他的话,解予安显然是嫌他吵,甚少有回应。

“轻舟兄肯定想不到吧?在苏州上学那会儿,都是信哥儿罩着我们。别看信哥儿现在人圆滚滚的,跟个雪人似的,放十年前,他是我们这几人里最高最强壮的那位。

在骆明煊喋喋不休的聊天声里,时间不知不觉就滑到了中午。

“中午我请客!”解予安尚未开口,骆明煊便先一步接道。

纪轻舟听到一半,便难忍地啧了下舌:“这话你怎么说得出口的,不害臊吗?”

“没听见是好事,别问了,辣耳朵。”纪轻舟回了一句。

话虽如此,两人还是应了骆明煊的邀请,同他转移去了对面巷口的陶记酒家吃饭。

陶记是一家闽菜馆,据骆明煊转述邱文信的经验总结,这入闽菜馆,就得吃套餐。

故纪轻舟几人算上阿佑一共四人,就在一楼客堂占了一桌,选定了五元一席菜肴。

听骆明煊表示要这一档次套餐时,纪轻舟看到那点菜伙计的脸色都红润了许多。

这酒还有个文雅名字,叫做“西施红”,大抵是出于其酒液色泽红亮之故,与西施有什么关系就不清楚了。

“怎么还有人大中午的叫局啊……不过那蓝衣姑娘倒是蛮秀气,脸圆圆的,一笑还有两个酒窝,看着有福气。”

纪轻舟尚未反应过来“叫堂差”的意思,解予安便语含警告地叫了声他的名字。

纪轻舟似有所感地回头看了斜对桌一眼,这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嗤笑了一声问:“你小子还吃花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