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钱家人是否抗议让吴有材挨上这几十板子,两家的仇怨早就化解不开了。
叔嫂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想的都是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罢了罢了,从今天起更要小心门户,看好家里每一个。
吴有材知道大势如此,他再挣扎也无法挽回,只能匍匐在地,用一个响头拜别父亲和官老爷。
司马爷出门上牛车时又给惊了一把。
短短的时间,钱家的孩子们将这辆车身改造得温暖而明亮。
车的四周撑起了竹竿,用厚厚的手编草席围出了一个车厢。就连车夫都可以躲在草席后,只探出一个脑袋驾车。
这是临了从牲口棚上拆下来的吧,连稻草棚顶都挪过来了。杨司马抚着车身,觉得一顿饭资远不足以表达他的感激。
唉,要是越国百姓都跟钱氏一家人这样,何愁国力不强?
马车四周还挂着几盏照明灯,灯罩也是玻璃的,黑色部分看着像铁。杨谦皱了皱眉,也不知钱家从何处买到铁艺的灯。
但钱家人替他改装马车是好意,杨谦咽下要出口的话,再三谢过才携母亲回府。
这边钱氏一家人送走司马母子,还打算改装一辆车。
这雪看着完全没有要停的意思,现在路面已经积到寸余厚,要是持续下到明天,路面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小南惦记着他的契约精神,问林桑明天要不要继续送菜?
林桑也觉得为难,这就是古代的不便了,要是有个电话问问还要不要送货该有多方便。
论理这样的雪天酒楼的客人一定不多。但他们身在村庄,不知道这场雪是不是延伸到了镇上。万一白沙镇天气如故,客流也如故,庆丰楼上下还巴巴等着他送菜。
小南现在不仅送瓜菜,还会将家里吃不完的肉蛋一齐供货。鸡蛋一文钱一个,鹅蛋五文一个,齐东家没跟他还过价,只要他送的食材都是一口应下。
想到东家的爽利慷慨,小南决定跑一趟。
“我还是要遵守书契,宁可齐东家用不着,我再拉回来。”
孩子有这样的契约精神,林桑虽然心疼却也支持。只是雪地里牛轱辘车肯定是废了,林桑决定连夜带他们改装雪车。
用的其实是坦克的履带原理,林桑负责概念部分,小东包揽了技术和制造。工程不大,但是精致又琐碎,狗子爹带上自己两个儿子,跟小东拆改了一晚上,才做出林桑口中的脚踏雪车。
车的头部看着像脚踏三轮,车身又像坦克。
小南坐在车上交替着踩踏板,雪车能够稳中缓进。速度虽然慢,但是底板很低,履带的底座稳而结实,不怕在雪地里打滑侧翻。
第二天一早收了菜,小南立即动身。就算这样还是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这孩子踩到最后热得浑身冒烟,脱到只剩一件单衣。
雪依然在下,积雪的路面一直延展到庆丰楼前。
当小南停下车,浑身冒雪又冒火地将一筐菜卸下时,喜出望外的齐东家恨不得扯着小南哭上一场。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