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他觉得更红火了,因为楼前还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有些百姓本来觉得酒楼是离自己遥远的存在,这辈子也不会花上整贯铜钱进去搓一顿。
但他们现在好奇酒楼的新鲜瓜菜是哪来的,吃不着看看也好啊。
而且一盘菜价三十几文,好像不是特别难接受。几个家里有点余粮的百姓,按捺不住躁动的胃,第一次走进了酒楼,点上两盘小试一把。
庆丰楼也不店大欺客,反正雅座有的是。齐东家简直将小南当做了梦的实现者,现在每天最期盼的就是每天上午的送货时间。
他问小南:“你上次说的那个清炒是怎么做的?我们几个大师傅研究了几日,始终做不出那天的味道。”大厨们蒸、炖、烩、煮齐上阵,虽然味道是很不错,客人们也吃得哇哇直叫。
但他是吃过那天的清炒的,对那个酸甜适口的清爽味道念念不忘。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你放心,我绝对不白要你的方子,你说个价,银钱方面我们好商量。”
齐东家油光满面的圆脸更亮了,根根胡须都透着急切。
小南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齐伯,不是我不告诉你,而是清炒要用到特殊的锅,还有别的特殊材料,这些贵店都没有。”
娘说素油和铁锅都是从外路客商手里买的,看来齐东家还不够见多识广,这些他都没见过。但小南没让对方失望太久:“我回去问问家里大人,能不能将整套物品都卖给你。”
娘教过他,谈生意时不要将话一次说死,只要利益到位,任何买卖都有商量的空间。
小南却不知道,他们到时候要卖的不止几口锅,或者素油和其他调味料这么简单,而是爆炒这个跨时代的烹饪手法。
他回去将工作汇报了,林桑只是笑笑,说时候未到。
时机什么时候成熟,小南很想知道。但眼下更急迫的是给庆丰楼大量供货。
齐东家是个好脾气的,没有马上买到秘方也不气馁,这是锦上添花的事。眼下的问题是一天一百斤的菜量根本不够。
“小南兄弟,你一定要想想办法,我这一家店都不够,更别说我在睦州还有三家庆丰楼了。”
庆丰楼是连锁小南清楚,但他没想到光一个睦州就有四家。小南又羡又妒。
一斤番茄酒楼能分做两盘卖,再加些别的添头,一盘至少能卖三十文。这是转手就翻了不止三番啊,一整天下来一家酒楼能赚多少,小南算了个大概。虽然他不知道要去掉多少成本,但四家酒楼,这积攒的财富,无论如何很可观了。
这还只是睦州,京师只会更繁华。娘说得对,他真该走出去看看。
但那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是踏踏实实做个靠谱的供货商要紧。
小南想了想道:“既然齐伯这么说,我回去想想办法,能够一天提高到多少斤,明天才能给你答复。”
他想到的办法是跟乡亲们收菜。他相信以十文一斤的价格,村里一定有不少人愿意卖给他。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