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就是最好的出路,小川立即点头,他点着脑袋,嘴里却说“不”。
“不,不是,我是说我来,但不用管饭也成,两餐我都能在家里吃。要来,我当然要来!”都语无伦次了。
心里想着,同样三四个时辰,他做的活一定不如其他人快,再吃人家两顿饭,他觉得太占便宜了。
小南笑笑,他说的两顿是中饭和晚饭,小盈他们几个就是这样的。中午一顿跑不掉,收工后吃完晚饭就直接留下上课了。
大家一起干活,总不能让他一个人看着大家吃。小南知道,以娘的脾气,一定会这么说。
他很了解,林桑这边当然没问题。盖完设备房,她还要修淋浴间,修公厕,这些做完正好接着搭玻璃棚,本就要培养一批工人。
一旁的小河见大哥竟然真的找到了事做,也就放了心,跟其他几个小伙伴往后山砍竹子去了。
设备间很快搭好,泥墙草顶,除了竹简的双开门,前后各有一扇竹简窗,可以用来通风换气。
设备房一侧可以盖一间公厕,用来代替之前的那间野蛮旱厕。
之前的旱厕其实就是用木头打四个桩,然后横着连几根竿子保持稳定。旱厕三面都用草席围着,留空的那一面,那根横竿就是嗯嗯时坐人的位置。
下面挖了个大坑,用来承载一切。等满溢到一定程度,直接挑去田间沤肥种地用。
既然都做沼气池了,公厕怎么能不成为其中的一环。她打算将公厕建在菜地旁,紧挨着沼气池,这样排污管道可以控制得尽量短。
林桑已经画好了简单的图纸,就以后世最简单的公厕为模板。
“公厕分两边,一个男厕,一个女厕,分别是不同朝向的开门。”林桑指着图纸给大家讲解。
孩子们第一次听说厕所也要分性别,但钱家几个孩子,这段时间经过穿越娘的熏陶,对于文明的概念已经有了变化。
难得的是小川,他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颇高,第一时间不是疑惑反问,而是思考图纸的实操性。
小东一眼就看懂了结构图,他指着图纸给大家讲解:“还是需要先挖地,然后打基础。男女两个公厕,其实是两间房共用一个地下坑。”
他这么一说明,小南小川也都懂了,小川问的是:“婶子,从图纸上看,以后如厕好像不是坐着,而是蹲着?”
这孩子很敏锐,林桑觉得思维灵活度不比小南弱。
“对,坐着虽然舒坦些,但公用的座位不卫生。”
舒坦也是相对的,她一直觉得坐在一根圆木上相当难受,最关键是时刻担心会来个后仰。
钱家的旱厕她光顾过,跟她支教的山村公厕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里头没有厕纸,挂着一兜难以描述的小竹片。
林桑被刺激得倒退三步,从此上厕所都躲进农场。
“下面的凹槽我定制了陶器的,上面还有一个配套水箱,如厕完一拉绳子,直接通过管道冲进沼气池里。”
这是她记忆中福利院的公厕,也是那个年代最普用的。不仅福利院是这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也是如此。一直到大学她才接触到单间的蹲坑厕所。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