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莲认为自己写出一本关于葡萄的种植方法还行,要是每一种都写过去,那不可能。她又没有种过所有的果树,也不知道所有的果树都该如何种。
“就是试一试,就写葡萄的吧。”柳玉莲道,“只是寻常百姓应该看不大明白,也许可能觉得难以接受。但是他们试过之后,就知道了。”
一大串葡萄,葡萄颗粒多,那么葡萄需要的营养也多。颗粒太多,颗粒就容易长不大,也得疏果。
“那些庄稼汉家里也没有几个人认识字的,还是得有人教导他们,他们才知道。”柳玉莲想了想,不如把这一本送进京一本,朝廷也有司农。
朝廷相关部门实验之后确定有用,也许朝廷就让人去教导那些百姓们如何种植葡萄。
“县主只管写就是。”东家道,“印多少本,能卖出多少本,那都是我等的事情。”
这个东家认为荣宁县主出的这几本书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民以食为天,哪怕不是种植小麦、水稻的,而是种植水果的,也有人愿意看。便是没有那么多人买,能有少数人买,那也是成功。
东家不是钻进钱眼子的人,他想若是他们书馆在这一方面做得好,多卖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书,指不定官府还觉得他们不错。
“行。”柳玉莲跟书馆的东家说好,那么刀枪不入的丝线的制作方法也可以拿出来。
这种东西也没有必要成为秘密,那些富商也可以制作。商人走南闯北的,也有遇见山匪的时候,要是他们有护甲,指不定就保下一条性命来。
那些富商要是有钱就去制作,反正他们没有制作护甲,也会把钱耗费在其他的地方。不是每一个富商都会去修桥铺路,不是每一个商人都热衷做慈善。
皇帝没有要求柳玉莲要保密,本就意味着柳玉莲可以把这些内容印刷成册拿出去卖。
朝廷要是大兴土木,耗费的银钱还更多。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刀枪不入的护甲,柳玉莲琢磨着要不要拿出来卖。
不过,要不,还是算了。
护甲需要的金钱太多,万一哪个贪官害怕有人刺杀他,就大肆贪钱,就为了制作一件护甲呢。
倒不如让朝廷掌握制作刀枪不入的护甲就行了,朝廷要是想赚钱,朝廷就会拿护甲出来卖。一件护甲就能卖出高价来,那也不错。
“就是一些制造业的、农业的。”柳玉莲没有打算把培养液的配方公开,这种东西还是让朝廷去做比较好。
或许以后有私人研究朝廷的培养液去私做,这就不是柳玉莲能管得着的事情。
“没问题。”东家道,“书馆也有能说会道之人,改日,让人研究去了,去田地里试一试,也好。”
东家想的是可以把书本送到知府、县令等人的手上,兴许有官员愿意推广。他卖的书是经过荣宁县主实验过的,荣宁县主都成功了,那么旁人按照书上所说的去做,也许也能成。
大家都跟着一个夫子读书,有的人考中了状元,有的人连童生都考不上。这不能怪夫子,还是得看个人的天赋。大家看一本书,也可能看出来的内容都不一样。
东家跟柳玉莲商定之后,就离开柳家,他回去府城。
这一位东家是一名中年男子,看上去比较憨厚的。他在府城开书馆多年,还曾帮助过不少落魄书生,本身就是一个品性好的人。
否则,换了另外一个人,怕是要认为柳玉莲出的这些书赚不了几个钱,就不去出。
柳玉莲没有想过写,她在后世确实看过不少。可要她自己去写,那就很难了,她不会华丽的描写,也不会环境描写,她写出来的内容就是干巴巴的大白话。
这个时代又不兴这种枯燥的大白话,在后世,火的小白文也是有特色的。
柳玉莲不认为自己写的话本能火,要是她写的话本能火,多半是投机取巧,再利用那些大师的作品再创作。柳玉莲写羊毛制作的时候,笔名写荣宁,没有写不知名的人,没有去写后世的人,主要是因为荣宁县主的名号更响亮。
她还打算以后就用荣宁二字去写这一类的书,让更多人能学习一下。
真要说起来,她也算是一个卑鄙无耻的抄袭者吧。那些东西不是她研究出来的,她却用自己的封号。
所以还是在书上封面写荣宁整理,而不是荣宁著。
柳玉莲出的上一本书上面就写荣宁整理,她还是有些心虚,不想去干那种占据别人成果的事情。
“都商定好了?”柳母到了客厅。
“是。”柳玉莲道,“再把家里种西瓜、种葡萄的写一写,草莓也可以写一写。”
“……”柳母本来以为女儿就写如何制作羊毛线,万万没有想到女儿还要写如何种西瓜、种葡萄……
柳母想自家女儿没有天天在地里吧,不过女儿也有去地里看看,应该可以……反正也没有多少百姓去买关于种地的书,那些百姓都做了那么多年的地,哪里需要去买书学种地呢。
石元村,张寡妇正数着家里的钱,就这短短的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家赚了不少钱,还剩下不少钱。
张寡妇打算让人起新房子,大孙子都成亲了,以后还有曾孙子。家里房屋太小,都住不开。她之前就跟存在说过要地建房子了,前一段时间太忙,就没有开始建房。
他们家得快一点建房,否则,过一段时间又要忙碌起来。
张寡妇家里种葡萄都是学着柳家大房的,柳玉莲让人给葡萄疏果,张寡妇也让家人给自家的葡萄疏果。当她看到那些长得非常好的葡萄,一颗颗葡萄都很大颗,她就非常欣慰,果然荣宁县主是有些本事的。
庄稼人也该科学种田,这是荣宁县主说的。科学种田,能让田地里的东西产量更高。
“给你的那本书,看了吗?”张寡妇把银子都收起来了,这才找来大孙媳妇,“你们识字的就多看看,看完之后就给我。我们家没做羊毛线,也得放着,万一,以后你们有人去做呢。”
张寡妇想要是有儿孙蠢笨得没有路走的话,也许还能去做羊毛线。还是得让这些人多认识一些字,要是不认字,看不懂那些书,那就更不用说赚大钱。
“看了。”史氏道,“还抄了一本,您的这一本压箱底,以后传给谁都好。孙媳也备着,兴许以后能用得着。”
张寡妇一听到史氏的话,微微点头,没有给大孙子娶错孙媳妇。
“孙媳听相公说种葡萄还要疏果,孙媳之前都没学过,也不知道县主有没有出书,要是出书了,孙媳也学学。”史氏知道张寡妇很推崇荣宁县主,哪怕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穿成流放文的极品小姑(穿书)》 第58章 出书(第3/3页)
宁县主的年岁不大。
“对。”张寡妇道,“别瞧着荣宁县主小,真厉害的人,年纪小点,没什么。”
没瞧见自家赚了那么多么,这些人都被养得胖了不少。
张寡妇还想着幸亏自己聪明机智,早早就跟上了。家里粮食多,又开荒种葡萄,家里才能多赚钱。
“你娘家要是想种,也可以试一试。”张寡妇道,“就是得学着点,该买培养液的时候就得买。”
张寡妇不相信孙媳妇没有想着要带娘家,她不介意孙媳妇那么做。反正孙媳妇家里好了,对他们家里也没有不好的影响。
“种地这种事情,你们家人也该知道,有时候不是伺候好了,就能有好收获。”张寡妇道,“要是种坏了,可别怪人。”
“孙媳都明白。”史氏琢磨着到时候让娘家跟着学一点,婆家能赚不少钱,就是跟对了人。史氏认为张寡妇极为聪慧,跟着张寡妇做,一般不会有错。
而柳玉莲还不知道有人要跟着她种地,她如何种地,那些人就如何种地。若是她知道的话,她也不可能去阻拦,可能还觉得这样不错。
后世不就是那样的么,科技特派员到一个乡镇,一个县城,让那一带的人种植某种果树或者菌菇。要是有更多人学着科学种地,那么这一带的人也就能富裕不少。
这应当也是皇帝所想要的。
皇宫,皇帝看着《从羊毛到羊毛线的制作工艺》一书,他真没有想到柳玉莲竟然会把如何制作羊毛线写成一本书。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