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皆大欢喜(2 / 2)

金属加工工艺周至不是很明白,请教了马爷和王老爷子,才知道应当是明代装上去的。

海通这次拍卖的这只大碗就符合“天下白”的标准特征,因为采用了“覆烧法”,也就是倒扣这烧造,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

如今各地各种花样的“拍卖会”很多,蜀都工美搞的算是已经能够定期举办且成规模的拍卖会了,然而也没有出现过这般高昂的拍卖价。

周至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相比这几件东西,自己拍到的清仿钧窑,已经不显山不露水了。

如今这家酒厂方才刚刚兴盛,一百五十万的拍卖价格,妥妥地能够登上明日各家媒体的新闻版面了。

只能说双方的审美似乎不一样。

而这只玉佩上的鸟型纹理,线条粗细兼有,刀法刚劲,造型算是商代鸟类造型中比较少见的,阴刻长羽纹,圆眼,喙很大且略微上翘,更像是鸭嘴或者鹈鹕。

之后除了拍卖开头抬价起哄之外,周至基本再没有出手,直到一件金装宋代定窑白瓷莲花纹大碗的出现。

因为这圈芒口,导致了定窑器被汝窑器取代,失去了皇家供奉的地位。

如同唐三彩和邮票一般,现在也是高古玉价格最高的时候,即便是在国内,也比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不遑多让。

上面阴刻的纹理非常复杂,具有商代中期的典型风格,但是说是凤也颇为牵强。

周至现在手里有两件宋代定窑瓷器,一件是白釉黑花二开光花卉纹玉壶春瓶,一件是刚刚才到手的紫定刻唐草暗花梅瓶。

总之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于是周至用了二十八万将这只碗拿下,算是拥有了一件“标准器”。

拍卖会最好的成绩是一只明宣德铜胎珐琅三足鼎创造的,而买家却是一家大家都没有听说过的酒厂。

这样的瓷器在国内似乎不如何受欢迎,导致拍卖价没有起来,然而周至知道岛国有一只类似的,和蚂蝗绊青瓷碗,黑白花定窑梅瓶,天目釉窑变碗一起,被称为“国宝”。

当然了,最终也会因为管理混乱,产品品质一般,导致厂子并没有能够把握机会,最终还是陷入经营危机。

最终一件以八十五万,一件以一百二十万成交。

也就是说,虽然会前一波三折甚至有些惊心动魄,海通还是通过这次拍卖会,奠定了它在国内拍卖行里龙头的地位。

只一转眼,两件玉器的价格就冲过了五十万。

结果才到家没多久,便有客人上门拜访。

赣省轻工厅的廖厅长来了。

随同的便有景德瓷厂的工作人员,他们带来了这次送到轻工业部展会的那套7501瓷。

这是一套五件套的瓷器,包括了笔筒、笔洗、印泥盒、萝卜尊小花瓶,以及一个七峰五凹的笔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