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60(2 / 2)

成长之路[慢穿] 默陌书 56343 字 9个月前

胤礽毕竟是自己亲自带大的孩子,康熙对这个孩子的感情还是十分深厚的,可再深厚的感情跟手上的皇权比起来,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尽管不舍,但为了自己的皇位不受到威胁,康熙还是选择了这样做。

可计划再好,当看到自己从老大到老八这么多个皇子都站在这里的时候,康熙面上不显,但心里也是有点搞不明白的?

自己不是只让人把太子请过来吗,怎么其他儿子都跟着一起过来了?

碰到预料外的情况,康熙只能够一脸不悦的看着几个儿子,问道:

“这个是怎么回事,这么晚了老大太子你们怎么在这里,想要做什么?”

胤礽沉默没有说话,胤褆看面色严厉的康熙,饶是他再迟钝这个时候也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

不过为了不让康熙误会自己,胤褆还是把事情的经过解释了一遍。

康熙在见到这么多儿子都在这里以后,心理纠结明白自己原来的计划行不通了。

这个时候要是借此问罪的话,那从老大到老八这几个儿子都要一起问罪,一下子把自己前面七个儿子都给抓了起来问罪,只要康熙没疯,估计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一下子动了这么多皇子,这里面还包括一个太子,这事可不能够这么干,要不然即使康熙的手腕再硬,一下子也压不住这么多人反对啊。

再说了这可都是自己的亲儿子,本来打算舍弃一个太子就已经让康熙犹豫再三了,再多加七个排名靠前的皇子,这下子康熙还真舍不得了。

这事本来就是康熙暗示下面的人做的,事情的经过怎么样他可比其他人清楚多了。

不过他可不想让人怀疑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扮演的角色,这事可不能够跟他扯上关系,要不然贼喊捉贼,那可就真的要笑死人了!

康熙没说信还是不信,可是一眼扫过去,看这些儿子一点都不心虚的模样,估计他们还真的是打算过来探望自己的。

今天这事肯定是不能够按照原来的计划走了,既然不能够借机发作太子,康熙只能够下次再找合适的理由了。

第251章

“原来你们是来探望朕的啊,怎么不挑一个合适的时候,这么晚了你们鬼鬼祟祟的在帐篷外探头探脑的,朕还以为是刺客呢!

下次你们想过来,就光明正大的来,不用站在这里浪费时间,既然你们来见朕,怎么不让人通报?”

说到通报这点,胤褆就来劲了。

自己几个人可是差点就被冤枉成为了心怀不轨的人,要不是这次来的兄弟多,大家可以互相给对方做证明,这次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自己等人要不是皇子,皇阿玛的亲儿子,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估计都讨不到好。

等胤褆手舞足蹈的说已经让人进去通报了,但却一直没有见到人出来以后,康熙暗中给梁九功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先进去处理一下,务必不能够让人知道这里面的内情!

梁九功作为这件事情的知情者和参与者,自然懂得康熙的意思。

只见他进去没有一会儿,就领着一个宫人从里面出来了。

那个宫人一出来,就一个劲的磕头认错,说自己见皇上在忙,被吓得胆怯,所以才没能够及时的把事情汇报了,这才导致发生了这样大的误会。

总之一切都是他办事不利的错,看着那个宫人磕得头都红了,胤褆尽管感觉气还没消,但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只能够说道:“狗奴才,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待在皇阿玛身边可不就会耽误事情,梁公公你作为皇阿玛身边伺候的人,对下面的人可不能够太放松了,这些奴才最会蹬鼻子上脸了!”

一个奴才而已,要是太过计较显得自己这个主子不够大度,可要是不计较,这个奴才给自己等人闯了这么大的祸,不罚也说不过去。

到底是自己身边的人,康熙见老大训斥得差不多了,就打断道:

“行了行了,既然找到原因知道是这个奴才的办事不利了,就带下去按照规矩处理吧!

这天色也这么晚了,就不要在这里打扰朕休息了,你们兄弟几个也赶紧退下吧!”

事情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康熙的心情也是不大好的,可没有什么耐心继续跟几个儿子闲扯,直接把人打发走了。

胤礽自然跟着大家一起回去了,不过在看到康熙那有点阴沉的目光扫过自己的时候,他还是扬起笑容,微笑的跟康熙打了声招呼,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其实连胤礽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的戏剧性,直接让康熙没有了发作下去的理由,只能够临时把计划给取消了。

幸好自己灵机一动想着把其他兄弟一起叫了过来,要不然光是自己一个的话,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14/26页)

论自己今天过不过来,估计都会被康熙抓住把柄,借此朝自己发作了。

重生回来这么多年了,其实胤礽心里一直对当年自己被废的事情耿耿于怀。

毕竟自己的人生也就是从这次被废开始,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转折。

可以说这次被废,直接改变了胤礽的整个人生,甚至连情感都是这个时候被人背叛的。

上一世胤礽对康熙这个父皇感情十分深厚,一直不愿意相信自己父皇会这样对自己,这才是他一直不能够从被废的事实当中认清现实的主要原因。

从小到底,可以说康熙才是对胤礽最好的那个人了。

被至亲背叛,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才是胤礽颓废了那么多年的真正原因。

如今重生回来,胤礽别的都可以不追究,说服自己放弃皇位,不再有争宠之心这些胤礽都可以放弃。

可是对于自己当初被废的那件事情,他至今仍然想要搞清楚其中的缘由?

他想知道到底是谁从中引导了这件事情的发生,有谁参与其中?

不弄清楚自己上一世在关键时候失败的原因,胤礽心里就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

放任事情跟上一世一样发展,静静的观察今天这件事情的各种细节。

等回到了自己帐篷以后,胤礽的脸色这才彻底的拉了下来。

冯顺有点看不明白太子爷为什么不高兴?

不过在胤礽让他下去的时候,冯顺只能够用担忧的目光看了主子一眼,慢慢的退了出去。

今天特地把过来那几个大一些的兄弟一起叫过去,除了想多找几个人陪着自己背锅外,胤礽其实也想趁机观察一下这几个兄弟有没有在今天的事情上动过手脚?

可惜观察的结果让胤礽还是比较失望的,自己这个几个兄弟居然没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动过手脚!

要是他们有人做了什么手脚的话,凭胤礽两辈子的眼力,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的。

可在确认了这些兄弟并没有在今天这件事情上动过手脚以后,胤礽的心情就更加难过了。

既然自己这些兄弟都没有出手,那在自己第一次被废的事情上,最有理由也有能力对自己动手的人——估计就只能够是康熙这个皇阿玛了!

胤礽对自己第一次被废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设想过诸多可能。

可如今出现的这种结果,是他打心里面最不愿意接受的那一种!

要是换成上一世的胤礽知道这个结果,估计会瞬间奔溃吧!

即使对于如今已经重生了不少年的胤礽来说,这样的结果也是十分出乎他预料的。

要是可能的话,他宁愿这件事情是其他所有兄弟看自己不顺眼,联合起来一起动手的,以此来证明自己在兄弟当中有多不受欢迎,也不愿意接受真正第一次背叛自己,放弃自己的人居然是一手把自己养育长大的皇阿玛!

可是即使胤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如今他也找到更好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了。

要是上一世自己皇阿玛想要放弃自己的话,直接跟自己说就可以了。

反正胤礽对于这个皇位,也没有那种牺牲一切也要得到的迫切之感。

可明明是最亲近的父子,最后却成为了彼此的仇人!

想到自己上一世居然就为了这个原因,就颓废了这么多年,把后半辈子都给搭了进去,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虽然胤礽一时之间不能够接受事实,待在自己的帐篷里面避而不见,无论是谁来求见,就让冯顺说自己在习武,需要闭关一段时间,让来人过一段时间再来!

那边胤褆回到自己的帐篷以后,被自己身体的人一提醒,也终于反应过来今天的事情不对劲,自己这是被老二给当木仓使了一回啊!

虽然胤褆不明白老二把大家一起拉过去的理由,难道他能够事先预知到今天后面会发生的事情?

然后为了避免跟皇阿玛发生误会,所有这才特地把他们几个兄弟一起叫了过去,一起去皇帐那边探望皇阿玛?

这样的疑惑不只是老大胤褆心里有,就连今天其他一起过去的老五老七老八他们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

要是今天太子没有把他们一起喊过去的话,假设就太子胤礽一个人带着人过去探望康熙,以今天晚上康熙的反应来看,估计太子这次也讨不了好。

可就这么的巧合,太子去皇帐之前,还特地派人把自己几个兄弟一起叫了过去,从而十分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没给康熙这个皇阿玛任何怀疑太子的理由,这样太过巧合了吧?

还有那个去太子那里,请太子到皇帐那边探望康熙的小太监,他的举动也透露着一股不同寻常。

一般的奴才要是没有主子的授意,哪里敢随便把主子的身体状况透露给其他人知道啊?

况且这个主子还是皇帝,那就更加没人敢随便把皇上的情况透露出去了。

可是今天种种巧合凑在一起,所造成的结果,一般人还真的承受不起啊!

换成是他们兄弟当中任何一个人遇到今天这种情况,估计位了表孝心,肯定不会通知其他兄弟,自己带着人就去看望皇阿玛了。

想到要是自己一个人遇到暴怒的皇阿玛,还有那些穿着黄马褂的侍卫包围着,估计紧张得就只能够喊冤,说自己是无辜的,什么也没做了都没人信了!

这样的结果可不是他们任何一人能够承受的,即使是换成太子,估计这次也够呛。

毕竟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这几年还是比较紧张的,遇到这种情况,太子估计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胤褆他们几个人这个时候也发现自己居然被太子给坑了,太子肯定发现了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才会硬是要拉着他们一起过去。

想到要是他们没有傻傻的跟着一起过去找皇阿玛的话,按照那个时候的情景,太子这个时候估计已经被侍卫们给押住了。

胤褆他们这些皇子可是早就盼望太子能够倒台,好让他们有机会上了。

没想到这次他们居然傻傻的帮太子躲过了一劫,还真是让人扼腕可惜啊,无意当中被老对头坑了,还帮了对方一把,胤褆发誓以后要是太子再找自己做什么事情,自己一定不会再上当了!

第252章

老五本来就没什么争夺皇位的心思和资格,从小他被抱给皇太后那边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自动剔除争夺皇位的资格了。

尽管胤祺心理偶尔也闪过一丝不甘心,但有得有失,他能够被养在皇太后膝下,对他自己和自己额娘都是有非常大好处的,起码以后也能够安安稳稳的渡过一生,这也是非常不错的。

老七因为自己跛脚的问题,一向不怎么受康熙待见,即使明白自己这次无意当中卷进了康熙和太子之间的较量,他也只能够让自己以后更加小心一点,不要再掺和进去以免丢了小命。

相比起来,老八胤禩这个时候的势力也算不错了,因为他的人缘不错,为人没什么架子亲自随和,还是受到不少人拥护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15/26页)

加上跟老九老十两个形影不离,他们三个一向被人看成是同一阵营的。

老九有财力,老十有背景,还都是不能够跟自己竞争皇位的人,为了给自己增强阻力胤禩可是有好好的笼络住这两个帮手了。

胤禩因为出身的原因,从小在宫里的日子就比较难过被人看不起,这让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脾气,变得随和以获取周围人的好感,让自己日子能够过得好一点之余,心理开始滋生往上爬的野心。

同样都是皇阿玛的儿子,为什么其他人能够争夺皇位,自己凭什么不可以?

谁都不想被人轻易的踩在脚底下,要是自己这个时候不争,不仅自己包括自己的额娘妻子孩子,以后都得在兄弟手上讨生活,生杀予夺都握在人家手里。

胤禩已经过够了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无力反抗的日子了,他想要往上爬获得更多的权利,在争夺皇位之前,太子这个绊脚石就是胤禩和其他拥有争储之心兄弟首先需要拉下马的人。

眼见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胤禩心理那是十分兴奋的。

从今天这事可以看出,皇阿玛对太子已经没有了耐心,这才搞了今天这么一出,太子这次能够幸运的躲过一劫,但皇阿玛具有天然的优势,只要他想要对太子出手,这次不行,下次可能就会成功了。

太子对上康熙这个皇阿玛,那可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啊。

既然不用自己出手,康熙就已经开始对太子动手了,胤禩觉得自己接下来只要坐等看好戏,如果有可能的话,暗中推动一把,让太子更快的倒台就更加好了!

尽管胤禩跟老大一样失望于太子这次躲过一劫了,但心里还是十分激动的,等了这么多年,总算让他等到了太子倒台,自己有资格争夺皇位的曙光的一天了!

陶长安这次只是充当了一次观众,可是从中也看到了康熙在这件事情当中的影子,其实陶长安也蛮惊讶的。

没想到在原主记忆当中太子被废的这件事情当中,居然是康熙动的手脚,原主一直以为这次的事情是太子比较倒霉,加上其他兄弟动的手脚呢!

没想到这一世没有其他人插手,最后动手脚的人居然会是康熙,这也难怪胤礽刚才的脸色为什么那么难看了?

尽管心理有点同情遭到背叛的胤礽,但陶长安毕竟不是当事人,做不到感同身受,只能够不在这个时候打扰对方,让对方有时间平复一下心情了。

胤礽都已经重生了,相信即使他遇到这样大的打击,给他一点时间他也能够恢复过来的,毕竟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把康熙视为最亲近之人的胤礽了。

康熙把那几个儿子都给打发走了以后,回到自己的皇帐当中冷静一想,就知道今天的事情自己办得有点着急了。

要是其他儿子不在场的话,自己还能够把动手的人给模糊了,让人找不出是谁做的这件事情?

如今跟着一起出来,有能力动手脚的几个儿子都在场,硬要说是他们动的手脚,难道他们还敢自己陷害自己吗?

这话估计傻子都不信,想到等太子他们几个回去冷静一回想今天的事情,估计就能够发现其中的蹊跷之处了。

康熙目光冰冷的看向一旁伺候着的梁九功,说道:

“凡是参与了今天事情的人,你都给朕处理好了,不要让人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来,需要怎么做你是知道的吧?”

梁九功自然是知道要怎么处理那些人的,退下去以后他就立马去处理了。

要不是自己是皇上的贴身大总管,参与了这么多事情,梁九功也怕自己不得善终啊。

怕自己哪里惹皇上不高兴,梁九功对康熙伺候起来,那更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让皇上不满意换了自己,那自己才是真的没了退路!

胤礽派出去的人一直是跟着梁九功的,在见到梁九功出去以后,自然是跟在他身后的。

梁九功这些年虽然也有跟着习武,但他平日里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伺候康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习武,因此他虽然有武功但也不高,并不能够发现远远跟在他身后的一些人。

虽然说梁九功是为了康熙办事,他身边也会有康熙派过去保护并帮助的人,但那些人即使再警觉,也很难发现胤礽和陶长那两方派过去跟踪的高手。

胤礽和陶长安两方的人虽然跟着梁九功,但为了不让康熙的人发现,那些人并没有跟得很紧,只是关注梁九功去做了什么事情而已。

没过多久,胤礽和陶长安两边都知道了梁九功出去处理的事情,自然也就能够进一步确定了康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了。

陶长安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对康熙的做法并没有太多的感慨。

只能够说再深厚的感情,跟利益和皇权比起来,也只能够让步了。

并不能够说康熙做错了,只是大家的立场不同,想法和做法自然不一样而已。

通过这件事情,陶长安更加明白,感情有时候真的是经不住考验的,要是不想失望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考验什么感情,而是通过利益和权势让感情变得更加稳固才对。

有了利益和权势稳固的感情,才能够维持得更加持久和稳固,轻易不会发生改变。

不能够说陶长安对感情太过悲观,只是他见过太多的事情,让他明白人有时候不能够太过乐观,以为能够靠感情就可以战胜一切。

不是说这样的例子没有,只是这样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

先把自己能够把握住的东西把握在手里,至于真挚的感情,要是能够碰见那最好,要是没有遇到,那也是正常的,好好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陶长安自己可以不强求,可是对于那边的胤礽来说,这不是强求不强求的事情了。

他从小没了额娘,来着身边待他最好最亲近,疼爱爱着宠着自己之人的背叛,才是让他最难过伤心的。

要是换成任何其他人,胤礽估计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康熙听到下面的人禀报太子那边什么人都不见的消息,也只是微微沉默了一瞬。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康熙就只能够逼着自己硬起心肠了。

经过这一次事情,康熙和胤礽父子两个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十分巨大的改变,双方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拿到台面上说而已。

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礽已经不在把康熙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而是一个时刻想要废掉自己太子之位的敌人了。

父子关系的紧张,就是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都能够察觉到了,可对于太子,大家普遍都不是很有信心。

毕竟康熙在位多年,他还是皇上,手里拥有的能量那是胤礽这个才成长起来的太子根本无法比拟的。

既然大家都已经察觉到了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的心思了,上有所好下必从焉,朝中那些大臣在察觉到皇上的心意以后,就纷纷开始从各个方面弹劾起太子党的人了。

被这么多人围攻,索额图那是忙得焦头烂额啊,他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这么快就容不下太子了,这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16/26页)

太子一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噩耗!

毕竟他们势力再大,也不能够直接跟皇上对抗吧?

以前太子一系的人跟着胤礽,也只不过是觉得他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以后肯定会继承皇位,他们跟着太子走就算是提前站队,以后说不定还能够混一个从龙之功呢!

可如今明摆着太子一系不受皇上待见,康熙和胤礽的父子关系十分紧张,他们要是再跟在太子一系这边站队,估计别说有什么从龙之功了,可能小命都要保不住了。

尽管这个时候康熙和胤礽他们还在热河这边,但朝堂上已经开始波涛汹涌起来了,各方阵营的人开始暗自较量并十分默契的先向太子一系的人马发起攻势,务必要尽快清除干净太子一系的人,等太子倒台以后,才是他们这些人开始真正较量角逐的时候了。

康熙之前不明着对太子一系动手,就是怕引起朝野震荡,毕竟这些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第253章

康熙都推了不少人到太子一系的阵营当中,有一些人本来是不愿意站队的,可康熙当初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那是下旨让不少人跟东宫这边扯上了不浅的关系。

东宫那边的詹事府可是有不少拥有正式品级的官员在那里办差的,要是一下子把太子一系的人都给清除了,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太大了,这不是康熙愿意看到的。

可如今康熙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太子如今已经明白自己有了废太子之位的心思了,跟自己自然不会是同一个心思了,这让康熙顿时感到有点不好处理了。

本来康熙是想搞一个意外把太子给废了的,如今弄得满朝文武都知道自己有心思废太子了,很多事情跟他原本预想的不同了。

本来他还能够把影响降到最低,可如今大家都在睁大眼睛看自己是如何废太子的,这就让康熙更不好操作了。

毕竟太子是一国储君,胤礽都当了二十几年太子了,自己要是想废就废,没有一个服众的理由,估计大家都是不会答应的。

以前要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自己暗中动点手脚,把锅推到其他人头上,那废太子的事情就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是被太子伤透了心的父亲而已。

到时候处理起朝中那些太子一系的官员来,也能够更加容易一点。

可惜太子胤礽这次太过机警了,居然能提前察觉到不对劲

康熙这个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为自己能够教育出这样出色的继承人感到高兴呢,还是应该为没有成功设计到太子而感到难过了?

不过如今想那么多也没用了,康熙如今需要做的就是想想应该怎么办才好了?

在康熙发愁的时候,胤礽同样也在想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

毕竟如今几乎已经跟康熙闹翻了,只是勉强维持住面上的平和而已。

自己处在这个位置,对自己还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如今让他立马就拖家带口的离开大清,去海外生活,胤礽又有点不大甘心了。

坐以待毙不是胤礽的风格,可是让他做点什么,胤礽又想不出自己应该怎么做?

尽管这个时候康熙想要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但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自己的父亲,让胤礽出手伤害康熙,胤礽还是做不到的。

尽管有人可能觉得胤礽有点心慈手软,但胤礽觉得对待康熙这个父亲,到底不能够跟对待其他敌人一样,直接下死手。

那应该怎么做,这就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了?

太子妃在京城那边听到了关于热河这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她心里也是十分着急的。

跟太子成亲这么多年,因为这一世有胤礽的特地保护和帮着调养身体,太子妃早已经生下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了。

毓庆宫后院虽然还有其他女人,但只只是生下一两个孩子而已,那两个孩子年纪还都比太子妃生下的孩子年纪小,因此在东宫这边,太子妃这个女主人做得还是比较舒心的。

太子妃石氏如今跟太子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太子要是不好了,那她和孩子也别想有什么好下场。

听到这样不利于东宫的消息,也怪不得太子妃着急了。

胤礽这一世也不是什么孤家寡人了,他在不忍心对康熙动手的时候,同样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太子妃和几个孩子。

等太子妃接到胤礽特地让人带回去的信件,打开看了以后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太子妃没有想到皇上这个时候居然想要废了太子,一旦太子被废,那自己和两个孩子要怎么办?

古往今来,废太子以及废太子的家眷可没有什么好下场,想到以后自己的两个可爱的孩子可能会遇到的事情,太子妃就受不了!

为了自己孩子,太子妃可不允许东宫失势,可如今得知皇上已经打算对东宫动手了,这可怎么办呢?

即使太子妃再怎么聪慧稳重,在面对他们根本就抵抗不了的对手时,她一时之间也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到底是一个被困在内宅的女人,太子妃对外面的事情可不是非常了解,她明白这件事情光靠她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以后,就只能够写信询问太子应该怎么办了?

胤礽自然不会直接在信件里面告诉太子妃应该怎么做的,只是让她管理好毓庆宫,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外,其他事情他自然会安排好的。

虽然太子妃不大相信太子能够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太子再不行,那也比太子妃自己厉害,这个时候除了相信太子这个丈夫以外,她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在康熙实力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陶长安其实也想知道太子胤礽会怎么做?

虽然胤礽的实力经过这些年来的培养,也变得非常不错,可跟康熙比起来,还是有非常大差距的。

硬拼不过,来软的?康熙可不是一个会心软的人,要是他心软的话,父子两个也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了。

既然康熙已经做了决定,胤礽这个太子即使反抗,估计最多也只是拖延一点被废的时间而已,并不能够改变最终的结局。

走到如今的局面,胤礽心里早已经有了准备,因此心里倒是不慌,只是应该先走哪一步,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犹豫的。

这样僵持的情形又持续了半个月以后,在康熙打算打道回府的时候,胤礽经过慎重考虑,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平和的方式来解决如今面临的局面。

等康熙听到了太子过来所说的事情以后,他还是感到非常惊讶的,忍不住问道:

“太子你这样做是认真的吗?这件事情你有没有跟其他商量过,你这么做的话,就不怕惹来你身边跟随那些人的反对吗?”

到底是自己亲手抚育长大的太子,康熙可不想胤礽走错路。

胤礽听到康熙这么问,也只是苦笑了一声,声音低沉带着点无奈的说道:

“这个事情儿臣已经决定了,下面的人只要听从安排就好了。

这样做的话,无论是对皇阿玛您,还是对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17/26页)

他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儿臣自己,最多也只不过是失去一个太子之位而已。

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精彩的事情,没了太子之位,让儿臣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以前没有时间做,不能够做的事情,儿臣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看着这样颓废,萎靡不振的太子,康熙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的。

即使太子选择这样做,对康熙来说才是最省心的,但看到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什么都不做,就直接放弃太子之位,这让康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心里什么感受都有。

“胤礽你下去吧,你刚刚提的事情朕会认真考虑的!”

胤礽这个时候才抬头看了康熙这个皇阿玛一眼,知道他这个时候心情也不平静,胤礽心里却并没有什么感动的想法。

这辈子既然父子缘分已尽,再勉强待在一起,对双方来说都只会是一种折磨,还不如趁早了断,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呢!

时隔半个月,太子第一次求见康熙,在热河这边的人就没有不关注这事的,十分想知道康熙和太子见面的时候谈了什么?

可惜康熙和胤礽谈话的时候,除了保护康熙安全的暗卫外,周围并没有其他人在,外面的人想知道他们谈了什么,除非他们两个人愿意说出来,要不然谁也别想知道里面具体的谈话内容。

康熙看到胤礽出去以后,心里还是感到非常难受的。

没想到他们父子之间最终会走到你死我活这一步。

要是胤礽不先退一步的话,估计他们父子之间那最后一点感情,都会随着他们的争斗消耗殆尽吧!

太子说他愿意主动让一步,不在当大清的皇太子,也会说服手底下的人归附于康熙,积极配合康熙的计划,最大程度的平息因为废太子事件所引起的震动。

当然,这样做胤礽并不是一点条件都没有的。

他只是不想最后伤害到身边无辜的人,考虑到历朝历代废太子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因此胤礽提出等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以后,希望康熙允许他带着自己的船队,带着太子妃和孩子们一起离开大清,到海外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康熙从来没有想过胤礽会跟自己提出这样的一个要求。

要是抛开个人感情因素来看,胤礽主动提出离开大清,还是带着家眷一起,这样他那一脉以后就不会对大清这边的事情产生影响了,对康熙来说,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到底是亲儿子,康熙也不忍心杀了儿子,可放任胤礽一家人再大清里面生活,他也怕会产生其他后患。

毕竟康熙自己在位的时候,还能够容忍太子一家活着,可要是换成下一任皇帝,估计很难会有那么宽广的心胸能够看着废太子一家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

毕竟论起来,废太子才是嫡子,也是上一任储君,才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第254章

留着这样一个大的隐患威胁自己的皇位,估计不管是谁都不会允许这样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这么想来,答应让胤礽带着家眷出海生活,对双方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这到底是自己亲自带大的孩子,让胤礽带着家眷出海讨生活,以后说不定再也见不了了,康熙心里还是有点不舍的。

具体怎么做,康熙得仔细考虑过一遍才能够做决定。

不考虑感情的话,康熙其实对于胤礽的这个提议还是觉得不错的。

其实最佳的处理方案,就是圈禁废太子一家,这样就不用担心他们会联系外界,会给大清惹来什么乱子了。

心狠一点的话,直接杀人灭口,才是最佳的方案。

可对于康熙来说,能够下定决心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就已经觉得十分对不起他了,怎么能够狠得下心杀了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儿子呢?

既然舍不得杀了,把人圈禁起来,即使不能够见面,但心里知道胤礽就在身边,对康熙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如果答应胤礽提的要求,让他带着家眷一起出海的话,自己不但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还需要担心他们出海的时候,会不会遇到什么意外?

要是他们遇到危险,葬生大海了自己都不知道,那怎么办?

放人离开大清的话,其中就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康熙觉得自己不应该答应的。

可是不答应的话,自己想要轻易的废了太子,处理掉太子一系人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等康熙他们一行人从热河那边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的事情了。

最近这一段时间,康熙看着那些人为了把太子拉下马,那是各显神通花样百出啊。

从老大到老十,每个人都各怀心思,为了争夺太子之位那是使尽了浑身力气啊。

看着这些儿子渐渐显露出来势力的冰山一角,让康熙看了心情越发的不好起来。

没想到除了太子之外,这些儿子更加迫切的想要当太子,那等他们当上太子以后,是不是就会把目光转到自己身上,时刻想着坐上自己的位置啊?

这样一想,康熙看着底下人为了太子之位不停的争夺,心里感到的不是欣慰,而是感到了一种危机感,总觉得等他们当上了太子以后,自己就有危险了。

跟胤礽对自己有十分深厚感情不同,其他儿子对自己的感情可没有多深,那以后他们对自己下起手来,估计连犹豫的时间都不需要了。

以前一直有太子在前面挡着,这些儿子的野心还没这么明显,如今这些儿子一看有空子可以钻,可不就都活跃起来了嘛!

等康熙回到朝堂上,看着桌面上那一堆弹劾太子和太子一系官员的奏折。

有一些有据可查,有一些完全就是捏造的,为了弹劾而弹劾,生怕太子的名声不够难听一样!

墙倒众人推,这样的情景康熙也是见惯了的。

可轮到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这些人难道是质疑自己所带出来太子的品性吗?

自己是担心太子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势,可对于太子的品行,那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看着下首站着的胤礽在听到这么多人弹劾他的时候,一言不发沉默的样子,看得康熙心疼!

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可这样的疑问并不会有人会回答康熙,康熙也只能给把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了。

索额图听着往日一直奉承自己的大臣,这个时候不断的出来弹劾自己,说自己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买官卖官

就差没说自己想要谋朝篡位了。

不对不是没说,只是这个词被安在太子胤礽身上了。

要不是太子说他已经另有安排了,索额图估计会被这些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人给气死。

可是太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安排,在没有弄清楚之前,索额图还是非常不放心的,毕竟从皇上那边隐隐透露出来的迹象来看,皇上对太子已经非常不满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18/26页)

,已经起了要废掉太子的心思了。

自己这一边总不能够坐以待毙吧,怎么也得赶紧想给办法应对才行啊?

下了朝了以后,索额图赶紧追在太子身后,跟着一起去了毓庆宫那边了。

其实不仅是索额图着急,太子妃那边同样也非常着急,这次事情要是过不去,他们这些人可就都要完了。

昨天晚上太子他们回来已经很晚了,加上太子并不想说话,太子妃才硬是按捺住着急,想等今天再来好好的询问一下太子打算怎么办的?

听到索额图过来,直接跟着太子去了书房后,太子妃只能够继续坐着,等索额图走了以后再去太子那边询问了。

在外人面前,太子妃还是非常注意需要给太子爷面子,有什么事情也只会夫妻两个人私底下商量。

胤礽面对索额图这个叔祖父着急的询问,让人退下以后,这才把他的考量给说了出来。

听到太子说想要主动退让,不再当太子的时候,索额图还是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的,不当太子了,那胤礽有想过以后他们会面对什么样的下场吗?

可是当听到太子说等他不再当太子以后,就打算带着家眷一起出海离开大清以后,索额图顿时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

索额图一脸着急的说道:

“太子您可千万要想清楚啊,可不能够一时气急,就做出这样冲动的事情来啊!

离开大清出海,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您就是不为了自己着想,也得为太子妃和孩子们着想啊!”

胤礽知道索额图是为自己着想,可这个事情不是像表面看着那样简单,自己都经历过一世的人,怎么还可能那么天真,肯定是想得非常全面以后,才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来的。

“叔祖父,孤对这个事情已经想得非常清楚了,您不用劝孤了,毕竟这个事情您劝孤也没用,主要问题在皇阿玛身上。

皇阿玛都想要废太子了,孤要是不为自己做一点打算的话,以后可能真的要把命给搭进去了!”

索额图也是有听说过康熙要废太子的事情,要是皇上没用放弃要废太子的念头,他们在这里说再多也没用。

看索额图这么着急,胤礽安慰他道:

“叔祖父你不用着急,既然孤已经跟皇阿玛提出这样的要求来了,自然是会安置妥当你们的。

即使孤离开大清了,但有这样的条件在,只要我们这边的人没干那种违法乱纪的事情,还是能够平安落地的。

叔祖父您这边,孤知道你做了很多事情其实也是为了孤好,以后叔祖父您就不必再做那些违法犯忌的事情了,要不然以后怕皇阿玛给您清算就不好了。

这才孤跟皇阿玛求了情,叔祖父您回头就递一个辞官书,辛苦了这么多年,好歹得让您能平安的回去养老吧!”

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胤礽觉得索额图估计就别想有一个善终了。

到底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又是为了赫舍里氏一族,看在自己母后的份上,胤礽还是愿意帮忙求一下情的,至于其他人,那就只能够看他们平日里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了?

要是行事端正,自然不用担心会遭到皇阿玛清算,要是打着自己的名义去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受到应有的处罚,那也是应该的了,胤礽是不会为这样的人求情的。

索额图其实是非常不甘心的,努力了这么多年,眼看就要成功了,没想到就差临门一脚的功夫,就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了。

可如今连太子都已经放弃了,自己即使不甘心想要做点什么,但在皇上手里拥有绝对武力的威胁下,索额图也只能够叹了一口气,颓丧的告退出宫了。

等太子妃石氏来到书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背着手,站在窗口的太子了。

看到太子妃过来,胤礽把人请了过来,跟自己并排坐下以后,就认真仔细的跟太子妃分析了一番如今东宫的处境。

“要是孤不带着你们离开大清的话,以后我们这一脉估计就要绝嗣了。

到时候孤已经不是大清的太子了,而是不受人待见的废太子了。

到时候要是其他人想要对你们出手,孤连护住你们都做不到。

与其留在大清任人宰割,还不如出海到外面去过新的生活。

孤今天也是想问一下太子妃你原本愿意带着孩子跟孤一起离开大清?”

人各有志,要是太子妃实在不愿意离开大清的话,胤礽也只能够自己带着人离开了。

当然,他离开之前,肯定会拜托其他人帮忙照顾一下太子妃和孩子们的,等以后,要是太子妃她们在大清这边过不下去的时候,自己再派人过来接他们出去也是可以的。

太子妃对海外可是没有多少了解,印象当中海外的人也是茹毛饮血的野人,让她去过那样的日子,她一直还真的难以接受,她忍不住问道:

“太子,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挽回,打消皇阿玛废太子的心思了吗?

第255章

从出生开始,我们都是在大清这边生活的,故土难离,外面人生地不熟的,要是遇到点事情可怎么办?

要不太子您去皇阿玛那里认个错,跟他求一求情,我们继续在大清这边好好的当太子不是最好的吗?”

看着一脸期盼看着自己的太子妃,胤礽只能够苦笑一声,说道:

“要是有其他办法,孤也不会想到要到海外生活了。

这个事情如今还只是孤的一个初步计划,才成不成还得看皇阿玛那边答不答应了?

要是去跟皇阿玛求情就能够有用的话,也不会走到要废太子这一步了。”

反正胤礽的意思十分明显,废太子是肯定的事情,至于以后是被一家人被圈禁在一个院子里面呢,还是离开大清前往海外生活,,这个事情还得看以后事情是怎么样发展的?

太子妃没有想到事情已经严重到了这一步了?

这让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了?

她逼着自己冷静下来,看着胤礽说道:

“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臣妾一直之间也无法做决定,先让我回去好好想想再说吧!”

虽然如今外面到处都在传皇阿玛要废了太子,但这不是还没有行动嘛!

既然只是传言,说不定皇阿玛还没有废太子的心思,即使起过这样的心思,但至少他如今还没有真正废太子。

只要事情没有到那一步,太子妃还是不大甘心带着孩子离开大清到海外生活的。

毕竟外面的情况是未知的,她也不想带着孩子到外面吃苦。

即使外面再好,也没有如今在宫里锦衣玉食来得好,如果能够不改变现状她还是不愿意改变的。

胤礽见太子妃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选择,想要逃避,也只能够由着她了。

也怪不得太子妃接受不了这样的情况了,自己要不是有了上一世的记忆,估计这一会也不会甘心就这样离开大清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19/26页)

当初胤礽重生回来的时候,康熙对太子妃的人选已经有了决定,并且已经暗中跟石氏的家人暗示过了,让他们好好的培养石氏,以后才好当太子妃。

要是重生以后康熙还没有给自己定下太子妃的话,胤礽其实也不想连累其他人的,可惜那个时候根本他可以选择的机会,只能够顺其自然的过着先了。

其实不只是索额图和太子妃他们这些人纠结,连康熙现在对于废不废太子这个问题,自己都有点纠结?

毕竟胤礽如今也不反对被废,只要康熙答应他提出那不算苛刻的条件,就能够配合康熙演一出被废的戏码了。

可废太子容易,但废了太子以后,康熙需要面对的局势估计就会更加复杂了!

以前康熙只需要防着太子胤礽一个人,要是废了太子以后,除非康熙立马另外立一个皇子为太子,否则大部分皇子以及他们身后的势力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肯定又会陷入一番混乱。

被这么一搞,朝中的人哪里还会有心思好好办差,估计一些都在如何铲除竞争对手上了。

让朝政陷入混乱,阻碍大清的发展,这可不是康熙废太子的目的。

其实这些年来,太子也没有做过什么越权的事情,康熙仔细的回想了一番,发现太子这些年来做人做事还是非常规矩的,十分有分寸。

可自己为什么老是觉得自己的权力会被太子胤礽给威胁到了呢?

只能说自己太过敏感,身为帝王的疑心病比较重,这才对太子胤礽不满意吧!

看着朝中混乱的情况,康熙开始觉得废太子好像有点得不偿失,开始犹豫起来要不要继续按照原计划去废太子了?

胤礽最近在上朝的时候,其实也能够感受到康熙那开始犹豫的心情,对此,胤礽并没有感到奇怪。

自己主动过去跟康熙说愿意被废了太子之位,实在是出乎了康熙的意料之外吧。

自己不想给的和人家主动放弃不要的,给人的感受可不一样。

可以胤礽对康熙的了解来看,这种犹豫的时间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最多过几个月就能够让他彻底下定决心了。

趁着这个一段时间,胤礽也是时候开始布置自己的后手了,毕竟想要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可不能够期盼一个帝王的心软和感情上,事实已经证明了那才是最不靠谱的。

随着胤礽发动暗中的一些人手开始对局势进行推波助澜,在众人的期盼当中,康熙这个时候已经有点骑虎难下了。

这个时候他要说自己反悔不想废太子了,估计其他人都不会答应,他们这一段时间跟太子一系以及其他派系的人厮杀了这么久,伤敌一千自亏八百,损失了这么大,付出了这么多代价,要是康熙这个时候来上一句不想废太子了,估计朝堂都会动荡一段时间。

不仅其他人不会答应,胤礽这个太子估计也是不会答应的,他可不想以后等康熙随时反悔的时候,再让他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种等待头上刀子落下来的感觉并不好受,他能够忍一段时间,但可不想继续忍个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啊。

这一世康熙习武了以后,尤其还经常服用了那种特殊植物制作而成的药丸调养以后,他的身体可是比上一世的时候还要健康,活个八九十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康熙才五十六岁,那等到他活到八九十岁以后,自己六七十岁了,让自己一点自由都没有的当一辈子的太子,胤礽觉得这日子自己可受不了。

胤礽可以大概预测到康熙能够活上多久,可是其他人包括康熙可不知道这点,毕竟古人的寿命一向不长,能够活到五六十岁都已经算是长寿的人了。

尽管习武了,但康熙自我感觉他还能够活上个十几年还是没有问题的,到了那个时候胤礽也有四五十岁了,考虑到这点,康熙也知道继续让胤礽一直当着太子也是不大合适的了。

他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这才好不容易让大清有了这样大的发展,等他过世的时候,康熙也是希望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继承人来继承自己的遗志,继续把大清往繁荣昌盛方向发展,最好能够让大清朝万年长存的流传下去。

要做到这一点的话,那给大清朝选一个足够年轻的储君,就是康熙以后需要做的事情了,在这之前,胤礽已经不合适当大清的储君了,不是胤礽做得不够好,只能够说时势造英雄,胤礽遇到自己这个长寿的皇阿玛,也只能够恨自己生得太早了!

考虑清楚了其中的利弊以后,康熙自然不会再过多纠结了,如今他需要做的就是为下一任年轻储君扫除障碍,不让胤礽这个前太子妨碍到以后的大清继承人掌控大清才行。

在康熙四十八年四月份的时候,康熙到底不忍心对无辜的太子下杀手,带着一点不舍的答应了胤礽之前提出出海的要求。

对于这样的结果,胤礽早已经预料到了,可当听到康熙答应自己的要求时,胤礽心理仍然还是非常难受的!

二三十年的相处,要是算上上一世的话,父子之间都相处好几十年了,尽管胤礽尽量让自己保持镇定,不让自己透露出一丝受伤来,但他浑身低沉的情绪也说明了他兴致不高的事实。

康熙心理也是难受的,可作为大清帝王,他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不能够仅仅考虑到自己的要求,还得以大清为重。

两个人沉默了好一会儿以后,胤礽这才调整好心情,配合询问了一些自己需要配合的事情,不过为了不让康熙变卦,胤礽要求康熙先把允许他出海的圣旨拟好给自己先?

先小人后君子,尽管康熙是一个明君,但却不是一个好父亲,胤礽也怕他事到临头了去反悔——不答应让自己带着家眷出海离开大清了。

自己如今都三十几岁了,人生能够还有几十年,当然是应该及时行乐,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才对。

尽管康熙被胤礽那不信任的态度给气着了,但为了让胤礽配合接下来他废太子的举动,尽量把事情的波动范围减小,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康熙还是写了一个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并封胤礽为平亲王,准许其带着家眷出海游历,给大清开拓海外版图,宣扬大清文化的圣旨。

收到这样的保证以后,胤礽这才开始配合起康熙的计划,铺垫了这么久,终于在五月初的时候,康熙在大朝上让梁九功宣读了废太子的旨意

胤礽索额图这个时候心理早已经有了底,这一段时间也沟通好了,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以后,为了太子一系的人好,他们都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这样的旨意。

败了就是败了,既然康熙这个实权皇帝已经容不下太子一系存在了,没有能力反抗,他们只能够尽量让自己一系受到的伤害小一些,不让无辜的人受到牵连,不连累家里人,跟历朝历代废太子比起来,他们的结局还算是好的。

第256章

这些年因为胤礽的特地压制,明面上太子一系的人除了天然站在胤礽这一边的人外,也就只有一些康熙推过来的人,并没有吸收太多的人进来。

因为对今天的结局有所预感,在之前的十几年胤礽并没有让底下的人干什么犯忌讳的事情,那些害群之马也早就被他清除出去了。

因此这次废太子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20/26页)

件,除了一些罪有应得的人获罪了以外,其他人最严重的也只不过是被罢职归家罢了。

大部分的官职并没有丢,而是被康熙打乱重新调整了一番,分到大清各个角落干活罢了。

当然,胤礽的人手肯定不只是明面上的这一点,他隐藏在暗地里的人手可没让康熙知道,即使康熙能够查到一些,但因为没有证据,胤礽不配合康熙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胤礽一家以后都要出海离开大清的,他手底下还有一点人手康熙觉得并不会影响什么,大不了在胤礽离开以后,自己在慢慢处理掉太子一系剩下的那点人好了。

太子妃石氏经过这半年多的调整,已经逐渐能够接受胤礽要被废的事实了,本来她确实下定不了决心带着孩子离开大清的,可是这半年时间,宫里宫外那些人对东宫的态度,让她意识到,以后胤礽的太子之位一旦真正的被废除以后,

自己也不在是太子妃了,那么那些宫里宫外的人在面对废太子废太子妃的儿女,自然是不会客气的。

如今胤礽的太子之位还没有被废,儿子和女儿去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那么多冷遇和言语上的欺负,一旦胤礽没了太子之位,要是胤礽留在大清的话,自己一家人肯定要被圈禁在一个院子当中,别说能够让孩子正常读书了,就连出去都办不到。

自己一辈子毁了不要紧,总不能够让两个孩子的人生也被毁了吧?

太子妃也不想让孩子们一辈子不见天日,陪着自己呆在一个小院里面哪里也不能够去,什么也不能够做,甚至连外人都见不了!

光是这些还不是最难受的,太子妃最怕的就是即使这样苟活着,一旦下一任皇帝继承皇位,他们一家人可能连继续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了。

眼看留在大清就是一条死路,为了孩子们好,太子妃石氏最终还是答应了胤礽,一家人一起出海的提议。

为了让妻子放心一些,胤礽说在海外他已经提前安排过了,让石氏放心的先带着孩子们在广州那边等自己,等胤礽处理完京城这边的事情,他就会赶到广州那边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出海离开大清了。

之所以先把太子妃和孩子们送到广州那边等着,也是胤礽怕到时候康熙反悔把人扣留了。

先把家眷护送走,有自己的人暗中保护着,胤礽倒是不用担心家眷的安全了。

康熙看到胤礽这么不信任自己的举动,生气是肯定会生气的,可是这个时候还需要稳住胤礽,他只能够任由太子先把家眷送走的举动了。

太子妃和孩子他们走的时候是秘密走的,并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可是随着胤礽被废一个月,京城的局势稳定以后,胤礽这个平亲王就开始大张旗鼓的搬运行礼,那一车车的东西浩浩荡荡的运往广州那边,据说太子一家以后会离开大清到海外生活了!

直到看到胤礽这么大张旗鼓的搬运行礼以后,胤褆他们才发现废太子一家以后居然要到海外生活!

对于海外,大清这个时候的人大多还是保持一种未知不了解的状态,觉得海外那边没什么好的,废太子一家出海的举动,估计就跟流放放逐一样,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

对于废太子的离开,胤褆他们这些兄弟心理幸灾乐祸之余,也是十分乐意见到的,毕竟废太子做了那么多年太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大清他肯定还有一些底子没有被掀起了的。

要是让他继续留在大清的话,凭着康熙以往对废太子的宠爱,说不定哪天就把人给放了出来,给他回复太子的地位了?

他们辛辛苦苦一场,可不想为他人做嫁衣,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的白搞了一场。

胤礽一家离开了大清以后,就算是彻底断绝了跟大清这边的关系,胤褆他们也不用担心废太子会不会在暗地里搞什么阴谋了。

万一自己以后登基了,要是废太子一家还在大清,反而不好处理,不管自己怎么处理都会被人说闲话,如今废太子一家主动离开,他们以后登基了就没有这个烦恼,不用左右为难了。

在胤礽带着浩浩荡荡的一车队行李赶往广州,打算跟妻子孩子他们汇合的一路上,可是十分平静,胤褆这些兄弟一个都没有冒出来捣乱,甚至还暗中护送着,生怕胤礽半路出了什么事情让他滞留在大清太久。

没有人捣乱,加上车队有胤礽的人护送着,十分平安的跟石氏和几个孩子汇合以后,胤礽带着二三十只大船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停在广州码头上。

石氏带着几个孩子在广州这边等了大半个月,心理也是十分担心还在京城那边的胤礽的,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她一个人带孩子,日子可就要更加难过了。

石氏这次虽然也把自己的嫁妆和产业变卖,换了不少金银珠宝存着了,但没有丈夫护着,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到哪里日子都不会好过。

尽管胤礽如今已经是废太子了,但他到底还有一个亲王的爵位,广州这边的人并不敢怠慢,各方面都是十分积极的配合胤礽,,尽量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等一切准备就绪以后,胤礽带着妻子孩子站在船板上,转头回望了一眼大清,心中有不舍但也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一声令下,船队浩浩荡荡的就乡大海那边驶去

不说废太子妃带着孩子是如何忐忑不安的跟着胤礽出海的,等他们离开大清一个多月以后,总算是到达了胤礽已经建设了十几年的基地的时候,看着那人来人往,热闹的街市,当听说这一整个基地都是属于胤礽的之后,废太子妃都有点不敢相信。

等安置妥当以后,胤礽带着石氏和几个孩子把范围相当于一个小国家,拥有几百万人的基地大概逛了一遍以后,石氏和几个孩子对未来的生活顿时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拥有这样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口,看着外面广袤无垠的地盘,只要这个基地一直往外扩张着,估计以后他们的国家虽然没有大清那边面积大,但也不小了,足够他们过上非常好的生活了。

在基地当中,胤礽就是土皇帝,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石氏就相当皇后,帮忙管理着基地这边很多的事务,权利可比在大清的时候大多了,还不用受制于人,自由度高太多了。

等在基地这边享受的过了一年以后,你让石氏再回到大清那边生活,估计她一百个不愿意,在这边当土皇帝自由自在的,孩子们也能够跟着一起来的先生们读书学本事。

要是用不习惯这边的东西,还可以派让你回大清那边购置各种物品,胤礽这个丈夫能够保证妻子孩子他们在这边的生活品质一点不比在大清那边差,甚至过得更好。

感受这如今自由自在的生活,基地这边同样有二十几万军队,也都在不停的习武,根本就不用怕从有强盗或者其他地方来的人威胁到大家的安全。

石氏没有想到胤礽所说的早有安排会是这样周全强大的安排,这简直就跟从大清分封出去,在自己封地过日子一样嘛!

没想到胤礽平日看着不显,居然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给自己留了这样的后路,怪不得在面对皇阿玛的打压和废太子的时候,胤礽能够有条不紊的把大家都安排好呢!

因为陶长安如今并没有一起出海到海外自己的基地那边生活,两个基地距离还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21/26页)

有蛮长一段距离的,因此胤礽并没有把陶长安这个老三在海外同样也有一个基地的事情跟石氏说。

反正等以后老三也从大清那边出来以后,他们没事的时候互相窜窜门的时候,石氏自然就会知道老三他们也跟自己一样拥有一个小国度的事情了。

尽管胤礽如今看似带着自己的人远离了大清,但他可不敢保证自己带出来的人里面,是不是有属于康熙或者其他人的眼线。

为了不让大清那边这么快的知道自己在海外的生活情况,除了购买一些必要的物品以外,他基本不怎么让人出海离开基地这边。

在自己还没有足够强大到不怕大清那边带着海军过来攻打之前,胤礽觉得自己都需要低调的过属于自己的日子。

太过张扬或者嚣张引起康熙注意到自己在这边建立了小国的事情,胤礽还是有点担心大清那边的人嫉妒暗中使坏的。

为了保住自己的基业,胤礽可是懂得闷声发大财的低调法则,不让人注意到自己这边的。

第257章

等老三以后也出来了,两个基地都强大起来以后,到时候就不用担心大清那边对自己两个人的基地会有什么想法了?

这次跟着胤礽出海的人,在离开大清之前,对未来还是十分迷茫的,不过他们既然决定跟着出来了,就证明他们留在大清的日子过得不一定会比在海外好。

因此在离开大清之前,胤礽已经让他们好好的跟大清那边的亲朋好友好好告别了,至少接下来这几年内,最多给大清那边的亲人报一个平安,其他事情还是不能够让他们多说的

大清这边,自从确认废太子一家已经从广州码头那边离开大清出海以后,宫里的气氛都是比较低迷的,宫里最大的BOSS心情不好,宫里的人可不就活得更加小心翼翼起来,生怕一不小心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康熙在宫里这边迟迟等不到那些跟着胤礽一起出海的人传回消息,心理还是比较担心的,可是对于胤礽出海以后往哪个方向走了,康熙却并不知道,这让他即使不放心的想要派人出海寻找,也不知道该让人往那边去找了?

对于胤礽的离开,陶长安是接受比较良好的,毕竟他可是跟胤礽一样,早早在海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基地,基地那边的设施建设,很多地方可是比大清这边都要好的。

只是其他人不像陶长安一样知道内情,以为废太子一家是被流放到国外一样,在外面过着人生地不熟,朝不保夕的日子。

对此,胤褆他们也只是在表面为废太子一家的处境感到担忧,但心里面估计还不知道怎么幸灾乐祸呢。

谁让胤礽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从小到大胤褆他们这些人可是被胤礽这个太子狠狠的压一头,胤褆他们这些皇子当中,能够对胤礽有好感的比较少,估计除了陶长安这个不怎么在意这些的人,其他人都胤礽高高在上的地位,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少怨言。

当然作为失败者的废太子一家的离开,并不能够让大清这边的人关注太久,好不容易把太子之位空缺出来了,胤褆他们不敢奢想能够马上继承康熙的皇位,但却都想让自己成为下一任储君,坐等康熙过世以后登山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朝堂并没有因为胤礽的离开而平静下来多久,到了八月份的时候,朝中想要设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都在期盼康熙能够尽早的把新太子人选给定下来!

这个时候康熙是不愿意再重新立下一个太子的,毕竟他为了大清的未来和自己的权利不受威胁,这才忍痛把最宠爱的胤礽给废,还让胤礽带着一家人流亡海外,如今更是生死不知?

这个时候要是被下面的朝堂和那些儿子威胁着重新设立一位太子,岂不是白费了一场功夫,还让自己失去了胤礽这个儿子?

要是手中没有握着绝对的武力,康熙自己的身体要是差一点,跟一个普通五十七岁老人一样,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活多久的时候,康熙可能还会产生一点动摇,考虑要不要重新设立一位太子?

可如今康熙身体非常健康,自我感觉再活几十年都没有问题,这个时候让他立太子,岂不是跟逼着他把手中的权利分出去,让其中一个人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自己皇位?

对于掌控欲权利欲非常强的康熙来说,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再逼自己让权,这他可不能够忍!

看着在朝堂上蹦跶得非常厉害的老大老八以及老十四,还有其他虽然没争得那么明显,但明里暗里也积极在自己面前表现,想要获得自己好感的儿子,康熙非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有一种权威被人窥视的冒犯之感。

果然随着这些儿子一个个长大就不可爱了,只知道窥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就不能够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办差,自己给谁不给谁那都得看他们的表现,怎么能够这么积极的想上来抢自己呢?

胤褆他们不是没有感受到康熙的不悦,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可不能够退,要是退缩了让其他人夺了太子之位的话,那他们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看着御案上那一堆请求自己立太子的奏折,康熙心理是十分恼怒的。

一气之下他倒是想要看看谁在朝堂上蹦跶得最欢,干脆让朝中大臣主动推荐哪位皇子有资格当太子?

那些朝臣还以为说动康熙了呢,自然十分积极的把自己心目中的太子人选给报了上去,选老大、老三、老四、老八、十四的人都有不少,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老大和老八这两个人了,一个是皇长子,立嫡立长,胤褆作为皇长子,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支持他的。

老大胤禩的人缘最好,礼贤下士,在朝中的呼声也是最高的,加上胤禩身后有老九老十支持,手底下拉拢的势力还是不小的。

康熙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还能够活不少年头,即使他要重新立太子,人选也不会从前面年纪比较大的儿子当中选了。

老大和老八他们呼声越是高,就越是刺痛了康熙那颗敏感的心,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冒犯。

让康熙不高兴的人,康熙自然也不会让他们高兴,这天在大朝会上,康熙就开启了他那嘲讽诛心的之言,直接把老大老八给骂得恨不得立马原地消失——就再也不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康熙这些辱骂了,简直就是杀人诛心啊,什么辛者库贱人之子哪里痛就往哪里戳,好像下面站着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大仇人一样!

康熙把人骂的差点去死以后,这才不大痛快的处罚了好几个在朝堂上跳得比较欢的大臣,摘了他们头顶的乌纱帽让人拖下去以后,整个朝堂顿时鸦雀无声起来,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引起康熙的注意,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把自己这一段时间受的气都给发泄一顿出来以后,康熙心里就舒服多了。

看着底下跪着一地儿子和朝臣,康熙只觉得麻烦,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感觉了。

幸好他一直都有好好的培养手下人习武,把军权和暗卫以及身边的禁卫军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底下这些儿子和朝臣即使心里再不服气,也只能够给康熙给憋回去。

要是这些人做的事情逾矩触碰到康熙的逆鳞了,康熙其实也不介意用雷霆手段把这些人处理一番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22/26页)

以前为了稳固大清的局势,不得不封一个太子来证明大清后继有人。

可如今康熙都在为差不多五十多年了,手中已经牢牢的把控住了局面,早已经不需要再因为外界的因素重立太子了。

既然已经忍痛把自己亲手养育大三十多年的优秀太子给废了,康熙就没想过马上重新再立一个太子了。

胤褆和胤禩两个人被康熙打击得最惨,在那么多人面前被自己皇阿玛一点面子都不留的骂得这么惨,可以说面子和里子都丢尽了!

这还不是让胤褆和胤禩他们最难过的。

康熙骂完他们两个亲儿子以后,可是又继续动手处理了一大批蹦跶得比较欢的人。

这些人里面,很大一部分可都是胤褆和胤禩自己派系的人,这次逼着康熙立太子的事情,可以说所有人都没有讨到好,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说胤褆和胤禩他们下朝回去以后,听到这些坏消息后是怎么吐血的,宫里的良妃听到康熙在大朝当中是用自己这个生母的出身把儿子给贬到尘埃里面的,那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要不是宫里的人不能够自杀,良妃自己也承担不起自杀以后给儿子带来的不良影响,要不然她都想直接死了算了。

即使理智不让良妃自杀,但她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儿子的拖累,已经没有继续活下去的想法了。

等老大胤禩听到宫里额娘身边的人说良妃不行的消息时,他简直是一点都反应不过来的。

毕竟前一段时间自己额娘的身体还好好的,怎么才过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说自己额娘不行了?

胤禩这一段时间因为康熙当中责骂讽刺,势力发展势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加上他的心情也还没能够从这次打击当中走出来,这些日子一直都是窝在院子里面没怎么出来的。

可如今听到自己额娘病重的消息,他立马就坐不住了。

等看过病重奄奄一息的额娘,询问过太医额娘的病因以后,胤禩的心里也是十分痛苦的。

自己额娘肯定是因为知道了皇阿玛责骂自己的那些话,这才想不开让小病拖到无药可救病重的地步。

胤禩一直非常想出人头地,让其他人以后再也不敢看不起自己,就是想让额娘跟着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不用处处给人陪小心受气了。

可如今自己还没有出头,就已经连累到额娘因为自己不想活的地步了,这个时候的胤禩也是万念俱灰,十分痛苦的!

第258章

不说胤禩发现这个事实是怎么痛苦的了,但到底不想失去自己的额娘,在经过一番挣扎以后,胤禩勉强打消了良妃不想活的念头以后,就过来找陶长安了。

这个时候能够救良妃,让她身体恢复机能的也就只有那用特殊植物制作的药丸了。

这种药丸只有康熙和陶长安手里有一些,康熙如今这么厌恶胤禩这个儿子,这个时候去求他,胤禩知道是没用的。

没用办法之后,胤禩只能够找陶长安这个三哥来求情了。

等陶长安见到这么颓丧的老八,再听清楚他的来意以后,陶长安其实是不想掺和这事的。

毕竟这个事情说起来也是他们为了夺嫡,才闹出来的事情,自己要是帮忙的话,也十分容易引起康熙不满。

要不是自己这些年来比较低调,很少结交朝臣,这次才险险的没有被康熙在大朝上喷毒液。

康熙那嘴巴可真是毒啊,陶长安那天也在现场,那真是能够把人给骂死的啊。

不过看到老八这么可怜,陶长安还是有点犹豫的,毕竟如果可能的话,谁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病逝离开自己啊。

胤禩也知道自己平日里跟陶长安这个三哥并没有太多交集,关系也只是一般般,如今一开口就想让人家拿出那么珍贵的药丸,冒着得罪皇阿玛的风险帮助自己,也是比较为难人的。

可这个时候为了救自己额娘,胤禩也不想自己以后一辈子背负害死额娘的罪恶感活一辈子,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能够过来求老三了。

见到陶长安面色为难,胤禩不得不下了更大的本钱,说只要陶长安愿意给一个药丸,他愿意付出更加的代价

陶长安其实也知道老八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因为出身不高的原因,这才有点自卑而已。

自己以后可能还真有需要兄弟帮忙的时候,这个时候卖这么大的一个人情给老八,以后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还是可以凭此让老八帮忙的。

反复的琢磨了一下,反正康熙即使有点生气自己拿出药丸来救良妃,估计也不会非常生气,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但自己可以用一个药丸,就能够让老八一系欠下自己一个大人情,间接的也让老九老十他们两个欠下自己的人情,这笔买卖还是非常划算的。

等胤禩从陶长安的郡王府离开的时候,手中已经拿着一个装着药丸的玉瓶了。

没过几天,陶长安就听到良妃已经转危为安的消息了。

康熙这次也是被朝臣联合起来逼了一次,这让他发现朝中几个儿子的势力越来越大,有点尾大不掉了。

要是继续放任下去,以后局势就会变得更加混乱了,因此很是借着这次机会清理了一遍,给朝廷来了一次大换血。

反正就陶长安所知,这次老大老四老八以及十四他们几个都没讨到好,手底下的势力损失惨重,估计没有几年时间他们都恢复不过来了。

康熙这个时候身体非常好,在把朝廷来了一次大换血以后,还有精力处理各种朝政,稳住了大清向前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一世可能是胤礽主动退出,加上康熙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对朝政的掌控力非常强的缘故,夺嫡还没到最激烈的时候,就已经被康熙强势的打压下去了。

康熙没有跟上一世一样年老体衰,朝政在他的控制下,并没有失控的情况出现,虽然九龙夺嫡仍然出现了,但都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并没有跟上一世一样内耗过多进而影响到大清的国力,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

大清这边发展良好,胤禔他们这些人即使再想争,但以他们手上好不容易攒下的那点势力,即使是他们所以兄弟联合起来,那都是抗不住康熙手中那些军队武力镇压的。

斗不过因为习武以后精力充沛的皇阿玛,胤禔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办差,希望通过办差能够做出成绩来,好能够在康熙这个皇阿玛面前多露脸,说不定皇阿玛因此发现自己比其他兄弟优秀,就把自己选为继承人呢!

抱着这样的希望,胤禔他们这些人干事办差的积极性那是前所未有的高,争着抢着揽差事,并竭尽所能的把手上的差事办好。

不得不说,这一世大清的发展比上一世好太多了,在众多优秀皇子的努力下,大清的国力发展那是越来越强了。

看到大清有这样好的发展,陶长安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谁不愿意自己所在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呢!

时间很快就过了十多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清早已经站在了世界强国前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23/26页)

这一世的大清,可能是因为废太子胤礽一家出海了的缘故,这一世康熙后期并没有封锁海禁,虽然跟海外国家交流不多,但对于那些国家的实力多少还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

康熙年间还没有像乾隆时期那样决定闭关锁国,这对国家的发展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

经过这十多年的习武,大家的武力值又强了很多,无论是军队还是其他特殊队伍的身手,跟过去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武力和经济的强大,这让大清的人从心底里面散发出一股强大的自信来,在外交方面也前所未有的强势起来,如今的大清才算是真正的世界强国了。

这十年期间,康熙也是接到过一次胤礽让人送回来消息的,知道胤礽一家在海外过得不错以后,康熙这才算放心了。

毕竟是自己疼爱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这已经让康熙感到有点愧疚了,要是胤礽一家在外面的生活过得不好,康熙也是于心不忍的。

不过因为对康熙心有芥蒂的缘故,胤礽可没有告诉康熙他在外面距离大清比较遥远的地方自己建立了一个国家。

尽管胤礽建立的国家距离大清比较远,乘船回到大清,顺利的话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没有必要的话,胤礽一家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到大清这边了。

胤礽在外面的日子过得非常好,看得陶长安都羡慕了,不过因为陶长安在大清这边的日子过得也不错,估计在下一任皇帝登基之前,陶长安一家还是会老老实实待在大清这边的。

毕竟故土难离,无论是孩子和老娘都习惯了大清这边的生活,只要不是逼不得已的时候,陶长安还是愿意待在大清这边生活的。

如今在位的是康熙,陶长安作为皇子,日子还是非常好过的,但以后要是换了新皇,等在大清这边混不下去以后,到时候再带着一家人出海到基地那边生活也是可以的。

即使陶长安如今没有像胤礽一样到海外的基地生活,但对于自己基地的建设还是比较上心的,时不时借着出来寻找特殊植物的机会,到自己的基地那边去看一下。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面,陶长安也去过胤礽那边一两次,胤礽那边的基地这些年发展得也非常快,加上在国内这边有陶长安帮忙,可以源源不断的购买运送资源过去,看着整个人都开朗了很多的胤礽,再也没有过去在大清那边有点压抑的感觉了。

不得不说让胤礽在海外这边凭借自己的能力重新建立一个国家,对他来说简直就跟新生了一样,总算是过上了两辈子以来,最开心和自由的日子了。

胤礽对于陶长安这个兄弟还是比较看重的,每次陶长安过来,都有好好的招待一番,还让他的儿子女儿陪着陶长安在他新建立的国家当中好好的逛了一下。

陶长安建立的基地,也可以说小国距离胤礽这边距离也蛮远的,到时候不用担心以后会产生什么利益方面的冲突。

不用担心以后兄弟变成仇人以后,胤礽和陶长安之间的相处比过去都要融洽了很多,兄弟之间时不时还能够互相帮点小忙,这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康熙五十九年的时候,陶长安的儿子弘晟被封为郡王府的世子,还有老五的儿子弘升也被封为了世子。

这些年来,康熙对爵位的分封越发吝啬起来了,可能是感觉自己还能够活不少年头,不想一下子就把底下儿子的爵位搞到封无可封的地步吧。

这么多年来以来,陶长安仍然是诚郡王,老九倒是也被封了一个贝子的爵位,老十受益于他的外家,也被封了一个郡王的爵位。

至于剩下的十二以后的那些皇子,康熙就并没有急着给他们分封太好的爵位,最多也就是给一个贝子的爵位而已,以后剩下那些儿子的爵位能够升到哪个程度,就看他们每个人的功绩和表现了。

如今康熙都已经有二十多个皇子了,这儿子一多,也就没那么珍贵了,给起爵位来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大方了。

不得不说胤褆他们前面排名的皇子还是比较占便宜的,一开始就能够分封到郡王的爵位,可以办差的机会也多,比后面排十几二十多那些连康熙的面都见不到几次的皇子好太多了。

第259章

胤褆这些年也一直都积极的在康熙面前表现,就是希望康熙能够看到自己这个长子有多优秀,即使不能够立自己为太子,但以后考虑把自己培养成为继承人,以后继承皇位那也是可以的。

可惜胤褆胤禛胤禩他们不死心积极的表现了这么多年,尽管康熙偶尔会夸赞他们办差办得不错,但却一点想要立太子的意思都没有。

朝堂当中已经没有人敢逼着康熙重立太子了,除非他们不想在朝堂当中干下去了。

至于胤褆和胤禛胤禩他们,自从被康熙一次那么狠的骂过以后,那是学乖了很多,没有办法,形势比人强,他们抗衡不了康熙这个强势的皇阿玛,只能够乖乖的蛰伏起来当一个好儿子了。

至于陶长安,他反正对皇位是没有什么兴趣的,要是想当皇帝的话他完全可以到自己建设的那个已经媲美一个中等国家的基地那边去当,都不用跟其他人抢。

因为陶长安的不争不抢,加上还能够帮助康熙寻回不少特殊植物,这些年康熙对陶长安这个三儿子还是比较看重的。

这些年即使陶长安经常摆烂偷懒不干活,康熙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自己没有看见了。

反正胤褆他们那么积极的表现办差,让康熙手上可以干活的人已经足够多了,并不缺陶长安一个。

正因为这些年康熙对自己并没有太多要求,陶长安的日子才会越过越舒服,没有那种一定要赶紧离开大清过自由日子的迫切感。

有空的时候,陶长安夫妻两个也会经常带着儿子弘晟进宫去看望荣妃,让她能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陶长安看着荣妃日子过得这么安宁舒适,这才没有提出想把荣妃接到宫外或者到海外生活。

家里人都已经习惯了大清这边的生活,要是没有大变故的话,他们估计是不会愿意跟着陶长安离开大清到海外生活的。

陶长安海外那个基地也只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后手而已,既然暂时用不上,让自己的人继续管着算了。

即使自己用不到,万一以后儿子或者孙子他们用得上呢?

不管怎么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自己多准备一条后路,起码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心里不用慌。

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已经六十九岁的康熙,看着精神还十分矍铄,特地举办了千叟宴,邀请大清范围内满六十岁以后的老人到宫里参加,大家共聚一堂,看着这么多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康熙的心情还是十分高兴的!

起码跟那些人比起来,康熙这个都差不多已经七十岁的人,看着都让人觉得比那些六十岁的人年轻多了。

这么一对比,康熙感觉一了一下,感知到自己浑身都是力气,精神也比大多数老人好多了,他心里也是十分满足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己一个皇帝能够活到七十岁,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而且到了这个年纪,康熙感觉到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24/26页)

己的身体还非常好,觉得自己再活个一二十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越是长寿的皇帝,越是怕死,康熙自然也逃不过这样的一个规律。

因为精力足够,这些年大清在康熙的治理下,发展得非常不错,看着越来越繁盛的大清,百姓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康熙心里也是非常满足和自豪的。

大清也只有在自己的带领下,老百姓们的日子才能够越过越好。

康熙觉得要是再给自己几十年的时间,自己绝对能够把大清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皇朝。

为了能够看到那一天,康熙这些年也经常跑陶长安这个对特殊植物比较敏锐,能够经常寻找到特殊植物的儿子出去帮他寻找那些特殊植物。

对于能够帮助自己加快习武速度,还能够改善体质,让自己更加长寿的药丸,康熙觉得就是再多,对他来说那也是不够的。

跟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寿命比起来,其他就是再能干的儿子,也没有陶长安这个能够替康熙寻找到特殊植物的儿子来得有用。

因为有康熙的看重和偏爱,陶长安在大清这边的生活才会越过越舒服,这才让他没有升起要跟胤礽一样,赶紧到海外生活的念头。

毕竟外面的基地都准备好了,要不是大清这边的生活过得实在舒服,陶长安肯定会选择到海外那边过更加自由自在的日子了。

因为自己儿子受到皇上的看重和偏暗,连带着荣妃在宫里的生活也过得非常舒服。

胤褆胤禛他们这些兄弟即使嫉妒陶长安,但谁让他们自己没有可以帮康熙寻找到那些特殊植物的本事呢。

时不时连胤褆他们在特别需要那用特殊植物制作的药丸时,可能还要求到陶长安头上,因此胤褆他们见陶长安对皇位真的没有兴趣以后,平日里见到陶长安,态度都是客客气气的,并不敢轻易得罪他。

这个时候胤褆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努力了这么多年,付出了太多代价,他们已经没有后退的选择了,只能够继续积极的在康熙面前表现,帮自己派系抢占更多的资源了。

这个时候胤褆胤禛他们还没有退缩,可惜等又过了十年,康熙八十岁的时候,朝中的局势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了这个时候,即使胤褆胤禛胤禩他们再怎么不甘心,但看着长寿的康熙,再加上自己如今已经五六十岁,头发都白了的模样,心里已经明白他们这些年纪大的皇子,已经自动失去了竞争皇位的资格了。

他们年纪都这么大了,总不能够等康熙病逝的时候,即使愿意把皇位传给他们,他们的身体状态也已经不允许他们再坐上皇位,处理繁杂的朝政了。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皇阿玛越活越精神,自己年纪也越来越大,如今都这么大年纪了。

尽管康熙没有说什么,但胤褆胤禛他们十分清楚的知道他们这辈子是别想有机会能够继承皇位了。

康熙即使要选继承人,肯定也是会选那些年轻力壮,可以有足够精力治理大清的年轻人了。

没想到努力争了一辈子,到头来他们几个兄弟一个都没有资格继承皇位,还白白浪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去争,胤褆胤禛他们这个时候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件事情了。

自己没有机会了,为了对得起自己这几十年的付出,他们就只能够尽量帮着自己的后代积极争取了,要是孙子辈的孩子表现好,入了康熙的眼,胤褆觉得只要是自己一脉的得到了皇位,那他们这些年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自己没有资格以后,胤褆胤禛他们就开始为孙子辈努力了,毕竟他们的儿子大的如今年纪也有四十几岁了,也已经不怎么合适被选为继承人了。

年纪比较合适的,也就只有小胤褆他们很多岁的皇弟以及自己这些兄弟家里的后代了。

对于选继承人一事,康熙一直都是毕竟霸道,不让任何人知道他属意谁的,毕竟他的年纪如今也八十多了,即使还能够继续活不少年头,但也是时候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备着了。

吸取当初立胤礽为太子的经验教训,这次选继承人,康熙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选择秘密立储的办法,没到他临终的时候,除了他自己之外,那是任何人都别想知道下一任继承人到底是哪一个的?

一直到康熙九十二岁的时候,不管吃再多的特殊药丸都已经没用了,他的身体这才开始慢慢衰弱下来。

能够活到九十二岁,这已经是非常长寿的年纪了,尽管康熙还是想要活更长一点,但身体机能的退化,还是让他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开始力不从心起来。

不得已康熙只能够从自己重孙辈里面挑选了一个能力比较优秀的人出来立为太子,让他代为处理朝政,自己留在宫里休养身体,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就不会出现在朝堂当中。

可能是人老了,就越发的喜欢会议以前的事情了,康熙这个时候特别先再次见到废太子胤礽,老早就已经让人传信到胤礽那边,想请他回大清这边看看康熙这个皇阿玛了。

胤礽如今也有七十多岁了,尽管身体还算健朗,但到底上了年纪,他儿子早已经从他手里接过皇位,并且把国家发展得越发强大了。

尽管胤礽的国家可能比不上大清土地辽阔,但土地富饶,资源丰富,也是一个中等强国,不用看大清和其他强国的脸色,也能够自己过好自己国家的日子了。

这些年陶长安跟胤礽还是保持着通信的,康熙病了想要见胤礽的消息,还是陶长安帮着让人送过去的。

胤礽其实也没有想到自己皇阿玛这辈子会活得这么长寿,如今都九十多的人了,以前再多的不甘和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变得没有那么刻骨铭心了。

到底是自己两辈子的皇阿玛了,胤礽也希望在康熙病重之前再见对方一面。

第260章

要是自己如今再拖着不见对方的话,估计这一辈子父子两个就真的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反正如今胤礽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忙的,平常在家里也只是含饴弄孙,习习武,看看书来打发时间而已。

康熙这边得知胤礽要回大清看自己以后,那是非常高兴的。

说起来父子之间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见过了。

自从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以后,一直到现在差不多四十年的时间了,胤礽都没有回过大清一次。

即使偶尔想念故土,胤礽最多也只是乔装打扮一番回来看看,并没有回到京城这边见见故人。

陶长安得到消息,想要见胤礽的话,也只能够自己找机会离开京城出去见他。

康熙难得这么高兴,加上胤礽要回大清看望康熙的消息并没有特别的保密,胤褆胤禛他们很快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要是换成大家还年轻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估计胤褆胤禛他们这些人心里肯定会有非常多的想法,并不乐意见到胤礽回来。

可如今大家都已经老了,胤礽即使回来也不能够影响什么了,对于他回来胤褆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太多想法了。

不过胤褆他们对胤礽这个废太子在外面几十年的经历,还是感到有点好奇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25/26页)

离开大清这么多年,胤礽还能够好好的回来看望康熙,这就证明胤礽在外面混得应该不算差,至少衣食无忧的程度还是有的。

要是混的太惨,可没有能力在时隔这么多年以后,回到大清这边看望康熙。

康熙等待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以后,这才终于在宫里重新见到如今已经辫角微白的胤礽了。

父子两个人重新见面,看着双方变化这么多,互相之间有一瞬间的沉默。

胤褆他们后面总算是打听清楚胤礽这些年在外面的经历以后,得知对方居然在海外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登基成为皇帝三十年以后,就退位给儿子,如今自己当太上皇享受生活了。

不得不说,当胤褆胤禛他们这些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是感到非常嫉妒羡慕恨的。

本来以为的失败者,只能够灰溜溜的流亡海外的胤礽,居然早已经成为了皇帝,这可比他们这些人汲汲营营,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强多了。

尤其是听说胤礽新建立的国家居然能够有大清三分之二那么大,这就更加让胤褆这个老对头羡慕嫉妒恨了!

看着意气风发的胤礽,胤褆忍不住想,要是当初换成自己出海,说不定比胤礽这个废太子还要厉害,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强的国家也说不定。

想到老对头都已经当过皇帝,并且都已经成了太上皇享福了,自己还是一个郡王,这就让胤褆胤禛他们心里就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了,觉得自己输了。

胤礽看到胤褆这些兄弟每一次见到自己,就一副酸溜溜,觉得自己走了狗屎运的模样,就感到十分好笑!

胤礽看着老大胤褆他们过得跟自己离开大清的时候差不多,就知道自己当初的预测成真了。

自己皇阿玛这么长寿,胤褆他们想要在有生之年强到皇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着老对头和其他当年对自己出过手,一直想要把自己从太子之位拉下来的老四老八他们日子过成这个样子,不得不说,这还是让胤礽感到非常高兴的。

看见胤褆他们过得没有自己好,胤礽就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还是非常对的。

幸好当初果断的选择放弃太子之位出海了,要不然自己即使能够一直坐在太子之位上,估计也会被康熙这个皇阿玛压制一辈子。

在康熙的阴影下,受身份限制自己可能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也不能够做,那样的日子可不是胤礽喜欢的。

当然,除了胤褆他们这些不对付的兄弟外,胤礽对老三这个好兄弟,还是感到十分感动的。

这些年来,要不是有老三的帮助,胤礽觉得自己的日子肯定没有如今这样过得舒服。

老三这辈子跟自己成为好兄弟,还真是意外之喜,算是胤礽两辈子以来,关系处得最好的兄弟了。

这天,陶长安宴请胤礽到自己府里用膳,两个年纪已经不小的人,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回忆当年两兄弟之间相处的情景。

对于胤礽的感谢,陶长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毕竟他跟胤礽之间也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自己帮了对方不少,但胤礽同样也帮了自己不少忙。

他们两个人之间,可没有谁欠谁的,能够相处得这么好,纯粹是谈得来,兴趣爱好比较相似罢了。

要是谈不来,没有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的话,陶长安也是不会勉强自己跟人交好的。

送走胤礽以后,没过多久康熙就病重过世了。

新皇是二十五皇子的儿子,算是康熙的孙子吧。

胤褆他们在知道新帝的人选以后,尽管非常不服,但有康熙镇着,加上新皇手里握有康熙留给他的人手,足够新皇压制住局面了。

由于新皇加恩的缘故,胤褆陶长安他们总算是被封为铁帽子亲王了,爵位得到了十分大的飞升。

不过对于这些,陶长安觉得差不多,爵位高低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康熙过世三年以后,同样已经九十多岁的荣妃,也迎来了生命的终点。

不过这辈子有陶长安和邵阳已经弘晟他们的陪伴,临终的时候,荣妃是微笑着离开的。

能够活到九十多岁,儿子孙子都十分孝顺,日子过得顺心,这样的好日子是以前的荣妃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过了几十年这样的好日子,活到这样的岁数,荣妃已经非常满足了。

在交代好让陶长安和邵阳他们好好过日子,照顾好自己以后,荣妃这才放心的离去。

陶长安看着荣妃微笑着离世,心里尽管有点难过,但也明白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自己总是需要面对这一天的。

荣妃离世的时候,陶长安就已经明白这一世自己已经顺利完成任务了,接下来的日子他只要好好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好好的享受剩下的人生就好了。

这一世陶长安也是活到了九十几岁以后,这才无疾而终的。

在陶长安过世以后没多久,邵阳这个妻子也跟着走了。

其实这一世夫妻两个相处了这么多年,邵阳不是没有发现陶长安有一些异于常人的地方,可见自己丈夫并没有主动跟自己提起,邵阳就只能够装作自己什么都没有发现了。

反正自己丈夫的那些秘密对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又没有什么影响,也不影响丈夫的身体健康,邵阳就当做自己什么都没有发现了。

可惜邵阳不知道的是,陶长安没有跟她说的秘密,的确对他们这一世没有什么影响,可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就有非常大的影响了。

不过如今说这些还太早了,毕竟他们夫妻两个也才相处了两世,并不会知道他们夫妻两个以后还会再遇到,并且在认出彼此以后,还能够长久在一起。

这个时候说这些还为时尚早了,一切都要等到以后他们夫妻两个再次相遇以后,他们夫妻能够一直待在一起的原因估计才会显露出来吧——

我——是——世——界——分——割——线——

未来星际世界

等陶长安再一次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居然躺在一个十分简陋的木屋里面,环视了周围一圈,见周围并没有其他人,他这才安心的从小空间里面接收起原身的记忆来!

过了半天以后,陶长安这才终于明白自己原来是到了一个未来科幻世界。

在这个世界当中,不仅有比现代先进无数倍的科学技术,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十分神奇的精神力。

那些拥有精神力天赋的人,不仅可以用精神力做很多事情,还能够驾驶机甲到太空当中跟太空异兽和那些没有智慧的虫族战斗,保护各个星球不被那些太空异兽和虫族袭击和占领。

一旦某个星球被太空异兽或者虫族占领,那星球生活的所有生命都会被当做资源被啃食干净,甚至连星球本身都可能被啃食掉永远消失在宇宙当中。

星际的人虽然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但随时可能遇到太空异兽或者虫洞当中出现的虫族这样的危险,为了保障星球居民们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人保护好所在地区的安全。

当所在星球或者地区出现危险的时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成长之路[慢穿]》 240-260(第26/26页)

能够第一时间出现保护居民们的安全。

这个星际时代对人们精神力方面的天赋还是十分崇拜的,精神力越强,就能够驾驶越厉害的机甲来杀太空异兽和虫族,能够更好的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人。

那些精神力厉害的人,比如达到SSS级别的人,还能够精神力外放,形成保护罩或者无形的武器进行攻击,防不胜防,实在是非常厉害了。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