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滔滔就带着进去的,有门卫,门卫人家不会拦着的,人家要登记,脸是不会笑着的,但是人家有事是真的办,问清楚什么事情,招商引资的,人家给对照电话打过去,跟黄先生说,“你稍等,一会儿人出来带你们进去,有问题跟他们讲。”
不到一分钟人就出来了,也是不卑不亢的,斯斯文文地,带着黄先生滔滔进去,黄先生第一次这样经历,心里忐忑下来一半,桌子上有水,白开水,人家给倒的,他看见桌子上人家自己杯子也是白开水。
他就讲,讲想盖章。
人家就诧异了,“你把东西拿来,我给你盖章,村委这样不了解政策,我们工作没到位,没有宣传落实到位。”
第二天,人家就召开全县会议了,所有人都来了,再三地宣传,滔滔也不仅仅是要公道的,人家一对一地,把所有政策优惠都给滔滔讲了,“有税收优惠政策,三年之内免税,营业税这些全部免征,是为了为你们外资提供服务,地皮的话也非常合适,买地皮的话我们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城建税也没有,完全无税收,也希望你们为我们带来发展。”
政府做事,就是这样一板一眼的,这就是最好的态度。
滔滔一看,这比在香港那边政府解读的优惠政策要大很多,香港那边不是具体实施,肯定不会把话说死的,直说依据当地政府自行制定,但是这边的优惠力度真的太大了,就是想招商引资的,而且跟滔滔讲了,“如果你有其他需求或者条件,可以跟我们提出来,我们会慎重考虑,为你们服务好,给你们扫平障碍。”
黄先生这才知道,原来政策还可以这样的,他个平头百姓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决心跟魄力了,出来跟滔滔就说了,“你说我们这些人没见识,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多的好处,我怎么就从来不知道呢,也没人说过,要不是你让我来,我门都不敢进来一步的,都说门难进脸难看,可是我看不是。”
人家就是不笑的,不像是平时政府以外的单位说说笑笑,这里的人面对外人包括门卫都是一脸平平,但是全部按照规章办事,你要来访,门岗必定要登记,登记完必须要按照部门通知来给你传达到位。
态度就是这个态度,但是历程必有规章。
接待的人也不会去笑脸相迎,也不会废话,有事情就说事情,桌子上就是一杯白开水,大家都这样喝,很多时候人们长时间对政府的畏惧或者其它原因,导致没有正确的认知,或者误解很深,或者光是被门岗的态度劝退了。
门岗就是声音宏亮,就是坑卡说话的,你只要仔细地描述你的问题,最主要表达你的诉求,全部都会一一分配转达,所有事情必将有回音。
它是政府,它不是卖保险的。
你不能要求政府的态度跟保险公司一样,性质不一样。
它有权威,它能帮你解决问题,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可以了。
政府层面的亲民,跟大家以为的亲民不一样,小黄也笑了笑,回去路上跟老黄讲了,“爸爸,我觉得人家都怪好,还倒水呢,不用送礼,人家就马上办事儿,不能办的人家也跟你说流程,而且你看看,我都觉得咱们县政府,市政府上面的这些人,都特别希望咱们发展好,人家这些文件优惠政策,都是为了咱们好的,只不过咱们不明白,读不懂文件,也看不了这么多文件。”
每一份文件的背后,都是一系列的文件,从一年到二十年的都有,年年都差不多,很多人看一眼看一眼,觉得是年年一样,流水账。
那是没有往深刻里面去研读,里面每一个坚持留下来的点,都是几十年如一日还要持续做的事情,一直提反复提,就是强调,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维护巩固。
税收优惠政策的组合式文件,也是如此下发,你看一份不明白,看两份不明白,觉得只是个优惠,你连贯起来,把香港内地文件联系起来,就会清晰地显示出来两地共同一致地目标。
国家富强,同胞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富起来,强起来,人民的日子好过去了,大家奔小康,这只是个开端,后面要努力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一个长远地规划。
我们普通民众,是很少用全局观,时间观去策划这些事情的,但是总有人要做这个事情,就是政府。
所以上面的逻辑永远比下面的清晰,上面的用意永远比下面的人理解的要深刻,这是政策传达的必然性,然后经过漫长时间的基层反馈,再去修正再去调整。
这是滔滔看到的,他看到的跟弄弄讲,“我觉得这一趟很值得,政府的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个路子是一路光明的,大有可为。”
他用这四个词形容,并且在第二天大会上他作为唯一一个港商,也是唯一一个招商引资的人列席会议,各个政府机构部门出席,直接打开绿色通道,厂房,人工,资源,税收工商各部门齐心协力。
滔滔这个厂房,一个月就办起来了。
他决定抽调香港公司资金,全力投入到内地,“我最后要去美国上市,这些资产做大做强,我都不用买壳了,冯展宽让我在香港没办法上市,那我就凭借自己,积攒资产上市。”
“我绝大多数时间会留在内地,对了,这里的火腿很好吃,也许你会喜欢,我邮寄给你,你喜欢吃硬面包,可以当早餐,或者让保姆给你做成便当带图书馆去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张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