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朝臣也不容易(2 / 2)

长安攻略 落款冬至 1511 字 2024-02-23

“依臣之见,秦远山当罚,但也不宜太过,不如小惩大诫,以观后效。”

“你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济王哼声道。“如果只是贬官罚俸,倒是和太后想到了一块啊。”

“本王看这样,秦远山去大理寺老实待着,朝廷采买的差事改由别人做。怎么样啊,太后,倪相,本王这么处置可否妥当啊”济王盯着太后步步紧逼。

“秦远山的罪是够大理寺下狱的,只是这些年秦家一直妥当,哀家和皇帝用惯了,突然之间将茶叶,丝绸,制盐等事宜交给别人,哀家不放心。”

“那就不交给别人家,还给他们秦家,不过是换个人,秦远山有个儿子叫秦九樘的,这些年历练的不错,不如秦家买办的事情交给他。”济王道。

“这??????”太后一时拿不定济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太后、王爷明鉴,九樘年纪轻,但仍不足以支撑朝廷采买事宜,还是另选为好。”秦远山适时的一句话点醒了太后。

这个秦九樘只怕已经是济王的人了,怪不得济王紧咬着秦远山。

“呵,秦远山现在有你说话的份吗,你还是多想想大理寺的七十二刑你能熬过第几道吧。”济王拂袖言道。

“秦九樘?哀家不知道,哀家只记得秦远山有一子,名唤九樟,这些年来一直跟在秦远山身边为朝廷分忧,济王为何舍近求远,偏偏挑出个秦九樘来。”太后冷言道。

“太后娘娘,济王殿下,臣有一言,不知两位意下如何?”倪相打断了太后和济王的争执。

“倪相有一言,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济王斜眼看着倪东奇。

“臣觉得,秦家世代皇商,百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事发突然且未有实证,贸然连根拔起动其根基恐有兔死狗烹之嫌,于圣名有损。今日南使在茶叶之事上发难,如果再让秦家的人继续经办采买茶叶,恐怕也会流言四起,让天下嘲笑我朝无法度可言。所以,臣以为不如先将秦远山押在大理寺,由大理寺查清贡茶贪墨一事。朝廷茶叶采买交由他人,至于制盐还有丝绸,秦家没有错处,自是还应由秦家打理。”

大臣们交头接耳,大多捋着胡子点头,有的人虽然不完全赞同,但是这是这些年来夹在太后和济王之间最好的解决争执的办法。

不光是倪东奇,大多数的官员都在努力维持着这个平衡,这些人官也是真心当得不容易。

“说得轻巧,茶叶采买交给谁,还有秦远山关在大理寺,其他采买又是谁来打理啊。”济王心里盘算着。

“太后,殿下,秦家由谁来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确保朝廷盐业和丝业的正常收支,臣以为无论是秦九樘也好还是秦九樟也好,都没有选一个不选另一个的理由,陛下还小,将来还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辅佐,应当广纳贤才,所以臣以为不如暂时让秦家两子共同掌事,一则遇事有商量,二则也是让太后和殿下再看看谁能堪当重任。”

“臣等以为,丞相大人所言有理,还望陛下圣裁。”大臣们大多随声附和。

小皇帝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济王,两边都没有表情言语,这算是偃旗息鼓没有异议了。

“茶叶的事情,怎么办?这等小事今在朝堂上说了这么半天,也不差这一件了,索性一起都定了。”济王没有好气地问道。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