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从小就知道自己不大会说话,尤其是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他连怎么打招呼都不会,要是到人多的地方他更是不会开口,本来语言交流能力就差,又怎是不开口,久而久之就变得越来越木纳,语言交流能力也就越来越差,最后完全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闷葫芦,但他干活倒是一把好手,虽然没有正经学过什么手艺,但是因为为人老实本分,干活又从来不偷奸耍滑,舍得出力气,即便是个闷葫芦,还是有很多商铺的掌柜愿意雇用他来自己铺子里干些搬搬抬抬的活儿。
杨树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沉默寡言,他虽然担负起了长子的责任,但是与家人的沟通实在是太少了,只知道闷头干活,仿佛除了干活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一样,如果不是被逼到了死胡同,他是从来不会发表意见的,这也就是的她那个拎不清的娘经常替他做决定,甚至有的时候都不询问他的意见,而他自己也因为孝顺的关系,十次有八次都会向娘亲妥协,好在脑子还算清醒,分得清楚轻重缓急利害关系,不像他那个脑子糊涂的娘,虽然他本人没什么主见,好在不是个完全没想法的应声虫,在有关自己的重大事件面前,还是很有自己的主张的,问题来!也就是说,如果不把他逼进死胡同里面,他就不开口、不别态,整个人比较消极,很不积极。
与父母兄长比起来,杨巧儿算是杨家四口人当中口吃最为伶俐的人,虽然算不上伶牙俐齿,好在口齿清晰,说上一句话不会太费力气,正因为如此,杨家所有跟外面打交道的事情全都是她去做,谁让她是全家人当中唯一能说会道的人呢!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杨巧儿总觉得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很是特殊,虽然扬大婶还是多偏心儿子一点,但杨大叔跟杨树父子两个更疼爱杨巧儿这个女儿跟妹妹。
杨家的家境清贫,能达到每天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杨巧儿得代替长期卧床的娘亲操持一家人的吃穿,使得小小年纪就开始出入市井之中,为了能用最少的钱,买下更多更好的米粮菜蔬,她得跟一大群大娘大婶们抢东西,时间久了也就变得有几分泼辣跟小市侩,身上也就染上了市井气。
对于自己家的情况她十分清楚,以前到不觉得怎么样,天下穷人何其多,他们家已经不错了,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虽然她不能像家境富裕的小姐妹那样,逢年过节家里会给做新衣裳穿,但到过年的时候,哥哥跟爹爹会给她买一根好看的红头绳戴,虽然会被娘亲唠叨说是浪费钱,但爹爹跟哥哥还是每年都会给她买一根,这使她很满足,但这种满足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一点变得淡薄,尤其是进两年来。
杨家在没有搬离“寒水城”前,杨巧儿就已经到了该着没人许婆家的年龄,但因为杨家的经济状况始终处于拮据状态,扬大婶这边又是持续不断的需要钱买药治病,而且扬大婶又想先给儿子娶亲,省得好不容易攒的几个钱都陪送女儿做了嫁妆,到儿子说亲的时候银钱不够用,再加上家里家外的事情全都靠这个口齿伶俐的女儿在张罗,要是女儿嫁出去了,家里家外一大摊子事情就没人管了,所以扬大婶就想等娶了儿媳妇之后再加女儿,因为如此杨巧儿的婚事才会被耽误到现在。
杨巧儿是个孝顺女儿,着生死毋庸置疑的,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全身权益的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娘亲,操持着爹爹跟哥哥的吃穿,但是也难免会有些怨言,尤其是在她自己的亲事上面,自家娘亲的想法她心里明镜儿似的,她也知道家里不容易,晚出嫁两年倒也没什么,她可以理解,但并不代表她心里没有怨言,尤其是在认识的小姐妹们纷纷出嫁,甚至又几个人已经生子为母后,她对自己的亲事就更加着急,她可不想做家不出门的老姑娘,再说她那里差了,就连眼歪嘴斜的都嫁得出,凭什么她就嫁不出去。
杨巧儿长时间压抑着心中的怨气,因为这次来“寒水城”主要是为了给她说亲事而消散大半,虽然娘亲偏心,把她的婚事耽误了这么久,但好在这次总算是要给她说亲了,她心里着实高兴,可没想到竟然会出草叶的事儿,而且之后还因为草叶连累的连她说亲请媒人的钱都没了不说,还得为了这么个不沾亲不带故的人出去做辛苦的工作,还得手被人的白眼跟嘲笑,这使得她心中消散大半的怨气重新聚拢,而且越积越多,这部就全部爆发出来了。
杨巧儿感觉好似全天下的人都欠了她似的,她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为了发泄心中的委屈,她在饭桌上闹得大家谁也吃不了,还吓到了无辜的小湘芪,引起湘芷、湘苓跟余瑞羽的不满,连自家哥哥也都给连累了,从头到尾她做的事情已经不能用欠妥来形容。
杨家四口,无论是身为父母的杨大叔跟扬大婶两口子,还是杨树跟杨巧儿这一双儿女,虽然没有恶毒的心肠,也从来没有想过去做杀人害命的勾当,当然,他们也没那样的单子,但是他们每个人身上存在的问题都不少,就跟夏天草木木多的地方,常常出没的那种小飞虫一样,对你造成不了什么大伤害,但却十分招人烦,跟这样的人家相处,还是不要太亲近为好,这是湘芷跟余瑞羽两个人通过这次的一系列事情的出来的结果。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