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余、杨,三家都出了自家孩子的口粮,杨家还多出了一份草叶的口粮,毕竟草叶是杨树从谭家赎买出来的,是他们杨家的人,口粮自然得他们家出,还好不过是个小姑娘,也吃不了多少,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多一张嘴他们家也负担得起,这要是个半大小子可就愁人了。
三家的孩子都要在“寒水城”中暂住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不能一直买粮食吃,况且家里现成的粮食,何必花钱再去买别人的粮食,各家从自家地窖粮仓里拿出粮食,捆扎好装粮食的麻袋带回“寒水城”去,虽然来回搬运比较麻烦,好在程家有驴车,倒也好些。
三家都出粮食这样比较公平,日后想起来也不会去计较,毕竟相处的在如何融洽,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像是钱粮这些比较敏感的事情,还是要计算清楚比较好,省得以后出说道。
准备的粮食是按照两个月的量准备的,不怕多只怕少,多准备一些粮食就算是吃不完,大不了带回来,要是不够,还得花银子去买,家里既然有,何必去花那个冤枉钱。
除了带够粮食之外,湘芷他们还从地窖里搬出一坛子腌菜跟一篮子菜干,至于油盐则不用带,家里这些都是留着过冬时候用的,要是带走的话,回来的时候还需要买,还不如他们用的时候再城里买来用的方便,再说油盐也花不了几个钱,没必要自带。
换洗衣裳每人也是要带上两套的,还有被褥枕头也都要带上,毕竟要在城里待上一两个月,只有一身衣裳可不行,至于被褥枕头也是一样,他们租住的小院里没有预备,现在杨家兄妹用的是上次他们去的时候带的,要是湘芷跟余瑞羽他们回去不带上被褥枕头,晚上可是要爱冻的。
各自在家里家外检查了几遍,见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湘芷他们开始收拾行李,该打包的打包,该捆扎的捆扎,把程家的驴车车板上堆的满满的,想找个坐的地方都困难。
“芷丫头啊!你帮我把这个小荷包交给你杨树哥,这里面的钱让他用来给草叶抓药,这些是我这几天做的针线活儿,你交给你巧儿姐,卖了的钱就让她自己置办点嫁妆。”
湘芷等人临启程之前,杨大婶让老伴把湘芷喊进她家屋里,从枕头底下取出个小荷包交给湘芷,又把放在旁边的一个包袱推到湘芷跟前,指着两样东西对湘芷叮嘱道。
荷包里一共也就一小串钱跟一对银耳环,加起来也不到五十文钱,是杨大婶仅剩的一点私房,本来是打算留下等儿子成亲的时候,用那对银耳环当聘礼的,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既然儿子把草叶给买了出来,十有八九是要当自己儿媳妇的,自己的这点私房拿出来也应该,只要别让儿子做难就好。
至于后交给湘芷的那个包袱,里面装的是些荷包鞋面跟穗子之类的小东西,拿到铺子里去能买上几个钱,以数量来说,这一包袱的小东西要是都能卖掉的话,也能卖个二三十文钱,虽然不多,但城里布料便宜,买不了绸缎,买上几尺细棉布还是可以的,够给闺女做身新衣裳,这样也省得闺女心里不痛快。
“大婶,我知道了,你就放吧,还有其他什么事儿要交代我吗?”
湘芷将装钱跟耳环的小荷包谨慎的收进怀里,将装着西面等小物件的包袱也拿着手里,问杨大婶还有美食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她去办。
“没有了,快去吧,对了,你杨大叔给你们蒸了一锅杂面馒头,给你们了吗?”
杨大婶表示没事儿再让湘芷帮忙,想起老伴做的馒头便问了问,怕老伴忘了交给湘芷他们带着。
“杨大婶,你放心吧,杨大叔已经把馒头给我们带上了,杨大婶我走了啊!”
湘芷边说边往外跑,她有点着急了,毕竟大家伙都在外面等着呢。
“路上小心啊!”
杨大婶冲着跑出门的湘芷喊道。
“哎!知道了!”
湘芷推开杨家的木栅栏门,朝着屋里的杨大婶回应着。
余瑞羽他们早就已经将要带去的东西装上驴车,久等湘芷出来,这会将他过来便准备出发上路。
杨大叔跟余爷爷都在一边送他们,见孩子们要上路了,忍不住又叮嘱了几句,过来大概三五分钟时间,湘芷他们才赶车上路,踏上了返回“寒水城”的路。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