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的房子虽然是三家中最小的,但对于以前住在贫民窟的杨家四口来说,现在的新房子已经算得上是豪宅了。房舍都是用新砖瓦跟专用的泥灰垒砌起来,干干净净宽敞亮堂,还有用废旧转头垒砌起来的围墙,自己家终于也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房舍院落,再也不用挤在小小超市的破旧小房子里过活,杨家四口开心的睡着了都能笑醒。
看着刚盖起来的新房子,别提杨家人有多高兴了,他们一家四口省吃俭用点灯熬油凑出来银钱盖房子,一家人总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落脚处,抬头有屋瓦遮雨,四周有墙壁挡风,再也不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虽然不多不奢华,但是也是有利自己的产业,心里的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接下来只要之后的几天天气大好,晾上个几天,将新房子里面残留的潮气都去掉,杨家四口就可以抱上铺盖搬进去入住。
这两天都是大晴天,天气非常的好,尤其是中午的时候,简直是晒得人睁不开眼睛、热的汗流浃背,以前杨家四口跟余氏祖孙,都因为这样大好的阳光而烦恼不已,原因自然是因为天气这样热没办法干活儿,但现在两家的房子已经竣工,只等着去除掉潮气便可入住,现在他们最盼望的就是现在这种大晴天,阳光越强烈越。
经过一个星期的晾晒,房屋内的潮湿之气尽去,余家人跟杨家人终于可以搬进自己的新家。
搬家这天很是热闹。
余家的院子盖好之后,虽然与雇佣来的瓦匠跟木匠结算了工钱,但余氏祖孙并没有让工匠们离开,而是邀请他们暂时留下来多住几天,等自家举行过乔迁宴会之后再走,这也算是工匠行里的一条规矩,起屋盖房这样的大事,是一定要在竣工之后摆酒席的,就算家境清贫只能摆出粗茶淡饭来招待工匠们,乔迁宴也得摆,更何况余氏祖孙手中并非穷苦到分文不剩的地步,自家现在有了房子,算是彻底在这里下来开始新生活,如何能不庆祝一下,再说如果不摆乔迁宴就搬家会被别人笑话,也不吉利,所以乔迁宴是必不可少的。
工匠们虽然想念家中亲人,也惦记家中情况,但是多日以来的劳作也使得他们很是疲惫,赶路回去要用好几天的时间,就算是能用那些租借来的驴骡车回去也要好几天,风餐露宿实在是辛苦,他们本来就很累,还要辛苦的赶路实在是有些吃不消,再说家里又不是有什么火烧眉毛的急事,在留几天也是使得的,几个人便接受了余氏祖孙的好意挽留,决定再住几天,等吃过乔迁宴之后再离开。
这里摆乔迁宴并不是在房屋院落竣工的当天,而是要在主人彻底入住的那天摆。
因为余家跟杨家的房子要晾晒去除潮气,余氏祖孙这才邀请工匠们多住几天,现在房舍的潮气已经去除干净,在程家三姐妹的帮忙下,余氏祖孙今天就搬入了新家,同时也是在今天举办乔迁宴。
杨家的房子比余家要小上很多,需要晾晒的时间自然也就比余家少,两天前已经入住自家新房。他们家虽然没有请工匠,但是总是有余家跟程家这两家邻居,再说那些余家请的工匠还没走,也是要请来的。
乔迁宴是不能不摆的,再说他们一家四口因为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产而开心不已,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于是便在自己家里摆上了三桌,端出来的不过是些家常饭菜,但无论是主人还是被邀请而来的宾客都很是满意,今天余家要搬家跟办乔迁宴,杨家人一大早就过来帮忙,就连杨大婶都让儿子背着过来祝贺。
余家的乔迁宴办了四桌。
程家三姐妹跟杨家母女等女眷坐一桌,使用两张小炕桌拼装一起的,摆在余家的厅堂里面,与其他三桌男客分开,毕竟男女有别,就算是这边慌僻也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院子里摆上三桌,主桌坐着余氏祖孙、杨大叔跟年纪比较大的几位工匠,杨树跟几位工匠坐在左边的一桌,小木匠跟其他工匠坐在右边的一桌。
屋里屋外正好白瞎四桌,跟前两天杨家的乔迁宴比起来要松快上一些。
用来摆桌的四面大方桌只有两张,一张是程家堂屋里的那张,一张是老木匠前两天刚打好放在余家堂屋的。放上条凳每张桌子能坐下把个人,两张桌子能坐下十六个人,为了做起来不拥挤,每张桌子只坐了六个人。最后一桌是用的书桌,比大方桌要小一些,但也做的下剩下的人。
每桌有四碗六盘一共十个菜,主食是寓意吉祥的大发糕,男人们有酒,女人们有茶,开席的时候余瑞羽还将上次赶集买的一挂鞭炮给放了,喜庆的不得了,余家的乔迁宴可谓是热热闹闹。
热闹过后,余家祖孙二人便正式在这片慌僻之处正是定居下来。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