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家父子快被家务弄得身体散架精神崩溃的时候,杨大婶跟杨巧儿母女经过多之的修养终于恢复健康,重新回到繁琐家务活中的最前线,使杨家父子即使得到了拯救。
病了这么一场,杨大婶也相通了,自己之前的确有些太过幻想,常年卧病在床多多少少使她的心绪有些抑郁,长年累月下来难免有些牛心左性,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吧,人家湘芷也好,余家那个小哥也好,跟自己的这双儿女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不般配来,她却犯起左性来,非得拧着来,硬是觉得合适般配,还好自家丈夫跟儿女没跟她一样犯糊涂,也对亏了他们一再拦着自己,使她没有将想结亲的话讲出口,不然他们那还有脸继住在这里,不过虽然没有直接将亲事说出口,可她还是觉得脸上臊得慌。
细说起来,杨大婶想让湘芷给自己当儿媳妇心里是有所算计的,虽然是没有恶意的,但还是有私心,而且私心不小。
程家姐妹年纪都还小,又没有父母在身边撑腰,一旦杨树娶了湘芷,就可以全盘接收程家现在的一切,也就是说那栋又宽敞又漂亮的小院子就是他们老杨家的了,还有已经开垦出来的荒地跟出产不少的菜园,以及那些家禽家畜,全部都成了他们家的,而他们只要将湘苓跟湘芪两个小丫头养大找个婆家,至于嫁妆倒也好办,再说等两个小丫头出嫁少说也得七八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她们自己干活就能把嫁妆给挣出来,根本不用他们老杨家出多少,再说湘芷本身又是个勤快能干的,又识文断字心灵手巧,无论怎么算这桩婚事都是他们老杨家占便宜。
至于想将女儿嫁给余家小哥,杨大婶在心里并不是十分满意,毕竟余瑞羽是个不能说话的哑巴,虽然不耽误干活,也是一项较大的缺陷,只是看余家祖孙的衣着打扮行为做派都能看出是出自富贵人家,就算是祖孙两个现在落魄了,但怎么说破船还有三千钉呢!应该还是有几分家底的,再说余家没有女眷,女儿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也不用伺候婆婆小姑子,能少不少糟心事,就算有关太公公,那也比伺候婆婆要强,最重要的是女儿不用远嫁,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时常能见得到,也省得她牵肠挂肚。
那时候,杨大婶是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两庄婚事如意,恨不得马上就操办起来,将湘芷娶进家,将女儿嫁出去,现在想想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感觉上那时候的自己就像是喝了迷魂汤似的,一门心思只想着这两庄婚事给自己家带来的好处,别的全都看不见、想不到,就跟发疯了似的,看不清现实,只一味的以自己的想法为优先,满心满眼都是利益,半点别的看不到想不起。
杨大婶现在想起前段时间的自己,十分后怕,要是自己真不顾家里人的阻拦,冒冒失失的跟湘芷跟余家小哥提起婚事,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笑话出来,到时候还伤了一双儿女损了名声,湘芷跟程家小哥脸面上也不好看。
儿子杨树跟余家小哥都是男娃子,就算婚事不成也没多大损害,可自家巧儿跟湘芷可都是没出嫁的黄花大闺女,就算这里慌僻没有其他人家,到不会有人嚼舌头根子,但是脸面上也是不好看的。好在自家丈夫跟儿女是明白人,要是跟她一样,鬼迷心窍一时犯起糊涂来,真将两庄婚事摆到明面上来,她都不敢想要怎么收场。
杨大婶的转变看似突然,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毕竟无论是程湘芷,还是余瑞羽,都不是杨树跟杨巧儿能配得上的,这是明摆着的事,杨大婶之所以先前想得那般理所当然,不过是一时看不清现实而已,加上常年卧病心里积蓄了郁气,心思难免执拗一些,那场争吵算得上是一个发泄的出口,加上因为情绪过于激动病倒,这一病到反而使杨大婶冷静了下来,一点一点将事实看清楚,同时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太自私,怎么能一门心思想着去霸占人家无父无母孤儿弱女的财产呢!越想心里越觉得愧疚,尤其是在她跟女儿同时病倒的这段时间,程家姐妹跟余氏祖孙对他们家的帮助着实不少,尤其是湘芷姐妹三个,又是送吃食又是送对联福字,还帮着一起给家里进行了大扫除,要是没有湘芷送来这些东西,他们家今年的年都没法儿过。
每每看到这些东西,杨大婶就觉得心里愧疚,再也不提婚事的事儿。
见杨大婶终于明白过来,杨大叔、杨树跟杨巧儿三人也松了口气,他们是真怕杨大婶会执迷不悟,要真是那样的话,他们就得搬离这里,好在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