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除夕将近(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余家祖孙请杨家四口跟程家三姐妹吃饭的那天,最辛苦的是余瑞羽跟湘芷他们两个,虽然是余家祖孙请客,而程家三个小姐妹是可忍,但说起来什么活儿都没敢,只等着吃现成饭的,只有杨家四口人,同样是受邀请来吃饭的程家三个小姐妹,可是从头到尾都在帮忙,并没有将自己当成客人。

反正余瑞羽也是借的她家的房舍来请客,借用她家的厨房来做饭,就算是想找找客人的感觉都难,让她们闲待着,干看着余瑞羽一个人忙前忙后的忙活,她们可看不下去,更何况从看清楚余瑞羽的长相开始,湘芷就把他当成自己前世的哥哥,她那里会看着哥哥干活,自己反而闲待着,自然是要伸手帮忙的,湘苓跟湘芪自然是姐姐怎么做,她们就怎么做,帮忙做饭是很自然的事情。

要不是有湘芷带着两个小妹妹一起帮忙,单靠余瑞羽一个人,虽然吃的是火锅,不用见炒烹炸的那么费事儿,但是也不是完全什么事情都不做,火锅的汤底得现熬,所有的配菜都的需要处理,细数起来活计并不少。

本来余爷爷跟余瑞羽商量过后,是打算请程杨两家人吃热汤面的,幸好改成了火锅,跟热汤面比起来,做火锅简单很多,只有熬汤底比较费力费时,像是配菜是要清洗干净,简单的切一下也就行了,但做热汤面可是很麻烦的,不说汤面的面汤得熬煮出来,害得准备配菜,做麻烦也是最累人的还是做面条。

现在可没有现成的面条卖,就算是有,也是在城镇里面才有,这荒山野岭的,想吃面条只能自己动手做。

从和面、揉面、擀面、切面,从头到尾都的全手工完成。做足够九口人吃的面条,那可是一项大工程,尤其是全部得靠手工,胳膊绝对会累到抬不起来不可,好在改成了吃火锅,虽然也很辛苦,但跟做面条比起来要轻松不少,但不管如何,几个人还是很劳累的,大过天晚上余家人也好,程家人也好,两家人都睡的很香很熟。

与程家跟余家相比,杨家那晚虽然没有闹到鸡飞狗跳的地步,一家人却也是别别扭扭哭哭啼啼,一直折腾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都躺下,虽然都在炕上躺下来,但是一家四口,无论是杨大叔扬大婶,还是杨树跟杨巧儿兄妹,没有一个人有睡意,大家不过是睁着眼睛干躺着罢了。

吵闹蒸腾量一晚上,又是生气、又是委屈的,杨大婶跟杨巧儿母女俩个都着了凉,双双病倒,家中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全部都压在了杨大叔跟杨树父子身上。

如今已经是腊月中旬,已经进入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再过上几天就要到除夕了,这就意味着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也就是说该准备过年要用到的年货。

杨家的经济虽然结局,但年还是要过的,年货也是要准备一些的,怎么说年夜饭也得吃饱吃好才行。

以往都是昂大婶跟杨巧儿母女两个人坐在一起商量,先看看手中有多少钱可以拿出来卖年货,再根据个人喜好列出一张年夜饭的菜单来,根据手中可以用的资金数目,然后再去采买东西,如果手里的银钱多一点,就能多买一点肉食,让家里人解解馋,但这样的机会对杨家来说比较少。

现在母女两个都病倒了,过年的事情自然就全部交给杨大叔跟杨树父子两个人来做。

父子两个忙的焦头烂额,毕竟是两个大男人,做些出力气都重活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对家务却都是一窍不通,好在简单的饭菜还是做得出来的,不至于一家人干饿着,父子两个人的厨艺虽然是差了点,但至少能将饭菜煮熟,家里的日益三才还是能对付过去的。

湘芷带着两个妹妹去看望过扬大婶跟杨巧儿几次,杨家母女的脸色都不太好,感觉两个人好像都瘦了一圈,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湘芷也不想打扰病人休息,每次去待的时间都不长,倒是经常煮上些粥、炖上点汤送过去给杨家母女,也把家里治疗着凉风寒的药材拿去了一些。

之前为了能治好瑞羽瑞跟余爷爷,程家预备出来为了以防万一的药材消耗严重,剩下的并不多。

余家祖孙两个都是男子,去杨家探望女眷不方便,但人家又曾有恩于他们家,他们家里有人生病,要是不去探望有些说不过去,但要是上门探望的话又不方便,祖孙两个一时不知到底该怎么做才好,还好有湘芷姐妹在,便拜托她来代替他们祖孙二人,前去杨家探望,湘芷自然是点头答应,便由程家姐妹代替余家祖孙去杨家探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