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乔迁喜宴(2 / 2)

用来烧水的灶台上现在放着个大砂锅,里面是土豆炖野鸡,已经炖了有一会儿,诱人的香气伴随着砂锅内咕嘟咕嘟的声响飘出去好远,让在外面忙活着的男人们忍不住吞口水,恨不得立刻就能大快朵颐。

杨巧儿将土豆、黄瓜跟胡萝卜去皮,按照湘芷的要求切成细丝,放进陶盆里面,放土豆丝的陶盆里还得倒上井水,让刚切好的土豆丝泡在里面,这样可以去除一些土豆里面的淀粉,这样使土豆丝反复做清水盆里洗上几次,然后捞出放到开水锅里焯一下,控干水分,再放入冷水盆里过凉后,跟黄瓜丝、胡萝卜丝放在一起。

把大蒜剥皮拍扁切碎,跟葱花一起撒到陶盆内的三种蔬菜丝上面,再按湘芷之前告诉过她的那样,依次往陶盆里面加入盐、糖、醋、香油跟辣椒油,再放上一些在山里找到的野香菜,用筷子将调味料跟蔬菜丝搅拌均匀,尽量将调味料减半化开,凉拌三丝宣告完成,这道凉菜酸酸辣辣,其中还夹杂着一丝丝的甜味,爽脆开胃,最适合天气热的时候吃。

用盆子将搅拌好的“凉拌三丝”装好,再在上面裹上布巾或竹扁,然后放到井里去冰镇着,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冰冰凉凉的口感更加好。

湘芷这回做的馒头个头可不小,都跟小孩子的脑袋差不多大,蒸的时间也要比普通馒头时间长,从揉搓好的生面团到黄澄澄带着红薯与玉米甜香味的大馒头出锅,差不多用去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别蒸普通大小的馒头耗时多了。

两和面的大馒头味道可是比白面馒头还要诱人,别说是配菜,就是什么菜都没有,这么绵软香甜的馒头,空嘴都能吃下去三五个。

两口大锅一起蒸,依次做出来三十来个大馒头,全部放在两个柳条编织的簸箕里面,暂时放在之前发酵面团的缸上面,再在上面蒙上干净的布巾,防止馒头变干。

馒头从锅里拿出来后,总算是能用两口大锅做其它的菜。

湘芷决定先把发糕给蒸上,还是一口气将所有的主食做完再做菜比较好,不然发糕上会沾染上菜的味道,使发糕的口感变差。

湘芷将家里所有的碗都拿过来,在碗内薄薄的抹上一层素油,不用抹太多,一点点就好,主要是用来防止发糕与碗粘连在一起,蒸熟了之后不好拿出来,这样抹上一点油到时候取发稿的时候容易一些。

在碗的内壁涂抹好素油后,倒入发酵好的面糊,面糊千万不能倒满,不然蒸好的时候,发糕会跑到碗的外面去,样子非常不好看,碗内只要加五六分满面糊就可以。

将倒好面糊的碗挨个晃一晃,使里面盛放着的面糊均匀,同时也少一些气泡,然后将所有装有面糊的碗放入锅内的蒸帘上面,盖上锅盖大火蒸。

另一口用来炒菜的铁锅,里已经倒入来井水,同样加大火烧煮着,这会儿已经烧开,杨巧儿按照湘芷说的,将切成块洗干净的野兔肉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后将兔肉放入清水里洗掉血沫跟杂质,锅内的水倒掉,刷洗干净,等锅内水份烧干,放入底油,油热后把切好的葱姜蒜放进去大火炒香,倒入焯过水的兔肉,加酱油跟糖翻炒,等上色后放入水跟少量盐炖煮,等着兔肉慢慢入味。

八道菜中,土豆炖野鸡跟红烧野兔肉最耗费时间,其它的菜都比较简单,反正该洗的已经洗好,该切的已经切好,只要锅灶空出来,油一下锅,三五分钟就能炒好一道菜,除了凉拌三丝外,其它五道炒菜全都做好也用不了半个时辰的时间。

发糕要比馒头好蒸一些,不到两刻钟就出锅了,与之前的馒头一样,都带着股子甜香味,不同的是做发糕的面糊内掺的红薯粉比较多,又加了一点糖进去,甜味更重一些,而且每个发糕上面还点缀着松子,味道更加香甜。

碗的内壁抹层素油,所以面糊并没有粘粘住上面,用小刀或是筷子,沿着碗的内壁转上一圈,然后将门口朝下,用手心拍几下碗底,发糕就会从碗内脱离出来,很是简单。

做好的发糕先摆放到盘子里面,程家吃饭的碗跟现代社会的饭碗差不多,一个盘子能落三层,摆上九块发糕。两桌席面一共需要四盘发糕,总共二十七块,还好面糊够多,湘芷随后又蒸帘两锅,才将面糊全部用光,多出来的暂时放在厨房的陶盆里面,盖上布巾。

发糕出锅,总算是可以开始炒菜。

如同湘芷说的那样,果然炒菜的速度最快,也就半个时辰的时间,湘芷便将所有炒菜炒制完成,当最后一个杂菌汤出锅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头顶的正上方,桌椅已经摆放好,一道道美味叫要也吕旭从厨房内端出,湘苓听姐姐的话,跑到小菜园应两的地方,挖出两小坛子的葡萄酒来,今儿个有鱼有肉,怎么能没有酒呢,虽然是酸甜口味的水果酒,好在也是有酒味儿的,对男人们来说了胜于无,总比没有。

饭菜上桌,鞭炮一响,程家的“乔迁宴”正式开始,大家推杯换盏、夹菜喝汤,各个肚皮留园,心满意足。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