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朵的车板上装的是粮食跟行李,只要搬下来,找个妥当的地方放着就好,再把大耳朵跟车板分开,找棵树拴住大耳朵就完了,其他三辆骡车就要稍微麻烦一点。
骡车上所载的都是用来盖房子的建筑材料,要是一一搬运下来的话,不但浪费时间体力,明天一早继续赶路的时候还得重新搬上车,中间要是有所破损就不好了,而且十分麻烦,如果不卸车的话,骡子赶路打半天的路也需要休息,真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还是杨大叔有办法,先将三辆骡车赶到附近十米内地是最好的地方,然后到周围搬来一些大石头,前后塞在两边的车轱辘里,防止骡车在没有骡子的情况下反倒。
确定不会翻到后,将三头骡子跟身后的车板分开,一同拴在大耳朵的旁边。
在杨大叔他们弄骡车的时候,湘芷跟杨巧儿已经开始动手烧火做饭。
杨大婶躺在板车上,因为出门很是兴奋的关系,她并不觉得有多累,很是精神的坐在车板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湘芪带着小尾巴在附近玩,小丫头知道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家别提有多高兴,再说她这多半天一直躺在杨大婶怀里睡觉,哪里会觉得累。
湘芷跟杨巧儿本来打算煮上一锅咸菜汤,配着昨天晚上贴出来的苞米面饼子,给大伙当晚饭,不过现在还没有柴火,不能生火,她们两个只好先找石头将架锅的灶台给架起来,等柴火来了再生火蒸煮。
像这些露宿野外的事,杨巧儿有生以来第一次做,自然也就没有湘芷来的熟练。学着湘芷的模样,捡来大小差不多的石头过来,围成一圈垒砌起来,却怎么也弄不好,湘芷便过来帮忙,两个人一起动手总算是弄好了两个临时灶台。
一个灶台上面架着程家姐妹从家里带出来的铁锅,一个架上杨家人带出来专门用来烧花椒水的小锅,这样做饭烧水两不耽误,要是只有一口锅的话,来来回回实在是很麻烦。
湘芷跟杨巧儿两个人先将两口锅放上简易灶台,小锅子暂时用不上,只往大锅里倒上半锅水,再把装咸菜的小坛子抱过来,把上面的盖子拿开,用勺子从里面盛出多半勺已经且过的咸菜丁放进锅里,轻轻搅拌开后拿出勺子,把蒸帘放上,再把苞米面饼子放到蒸帘上面,盖上锅盖,只等柴火点火煮开就能开饭。
“姐姐!巧儿姐!我们砍柴回来了!”
湘苓三人各抱着一大捆柴火回来,小丫头把怀里抱着的柴火往地上一扔,也不去管身上沾到的树叶枝桠,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从腰里拽出小皮囊,拔掉塞子,仰起头猛灌了好几口。
杨树跟小木匠也跟着抱着柴火回来,毕竟是两个大小伙子,在体力上自然是要比湘苓这么个小丫头强好多,每个人抱回来的柴火都比湘苓抱回来的两倍还要多。
有了柴火,湘芷跟杨巧儿两个人马上拿出火折子开始生火做饭。
苞米面饼子是已经做熟练的,只要把锅里的咸菜汤煮开,热气会把放在上面蒸帘上的饼子热透,大火的话用不了五分钟就能开饭。
大家伙的肚子都饿了,湘芷跟杨巧儿的动作也麻利,在有人肚子咕咕叫之前,汤也开朗,饼子也热透了,一拿开锅盖,饼子的香甜,与汤的咸香弥散开来,使赶路打半天路的大火食欲大增。
一蒸帘的饼子,再加上一锅的汤,硬是一丁点都没有剩下,全部吃光和光,望着万分干净的铁锅,湘芷跟杨巧儿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想,还好她们准备的吃食够多,不然照这么个吃法,恐怕不到地方就吃光了。
吃饱喝足便要开始张罗夜宿的事情。
极为工匠跟杨家父子都有待铺盖,找一些随处可见的蒲草往地上一铺,再把带着的铺盖铺上也就能睡觉了,反正是大老爷们皮糙肉厚,这么幕天席地的睡觉也没事。
杨大婶等女眷稍微麻烦一点。
杨大婶本身就是个病患,几个女孩子虽然并不娇妻,但直接睡到地上万一受凉也不好,于是便安排杨大婶跟湘苓、湘芪,她们睡到车板上,湘芷跟杨巧儿则睡着铺子地上的粗布帐篷上,为了防止着凉,要在粗布帐篷下面铺上一层厚蒲草才可以。
临睡前,湘芷跟杨巧儿把白天为了打发时间,编的艾草辫子点着放在周围驱赶蚊虫。
月亮已经升起来,白日里不曾听闻的狼嚎声随之响起,就更一早说定般似的,在日落月初,天空隐有星光出现的时候,一声声叫人胆寒的狼嚎声响起。
程家三姐妹不是第一次听到狼嚎声,虽然还是会觉得害怕,但是并不会被吓到,但对于其他人来说那声声狼嚎声确实十分渗人。
为了壮胆,也是为了避免狼群靠近,在周围点了好几个火堆,几个人轮流给火堆里面填柴火,确保一整夜火堆都不会熄灭,根据经验只要有火光,狼群就不会靠近,所以火堆对于大家来说非常重要,大家伙也都明白,每个人都牢牢记住要往火堆里填柴火。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