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蕨菜干拿出来一团来放到大碗里。铁锅里面倒上水,烧开之后,把蕨菜干倒进开水里面焯一下,等成团的蕨菜干散开变软之后捞出来沥干水分,放回到大腕里面,加上碾碎的粗盐跟蒜末,再加上一点香油跟辣椒油,搅拌均匀就是一道下饭小菜。把昨天晚上蒸好的杂粮馒头放锅里热一下,再切一块猪皮冻,等砂锅里的碎米粥熬好了,早餐就可以开饭了。
吃过早饭后,姐妹三个开始忙活起来。
因为糯米没有提前泡好,只能现在先泡上,能多泡一会儿是一会儿,没办法跟浸泡一宿比,总比不泡要强上一些。
找出放糯米的小布袋,里面的糯米没有多少,本来买的就不是很多,之前做糯米豆馅团子用掉了不少,剩下的这些倒也够做一顿汤圆的。
把小布袋子里所有的糯米都倒进陶盆里面,从水桶里舀水清洗上两遍,再倒上水浸泡着,把盆子放到炕头,盖上一个盖帘暂时放在那,火炕上热乎,放在上面能使糯米泡的透一些,不过不能用热水泡,那样泡出来的糯米蒸煮出来是会夹生。
糯米至少也要泡上两个时辰的时间,虽然昨天晚上没泡上,现在泡到也来得及,又没有其他活儿要干,等吃过了早饭,想把元宵的馅料给做上,再来处理糯米,时间上应该刚好才对,就算稍晚一点也没什么。
湘芷昨天吃过晚饭后,就翻找过可以用来做元宵馅料的材料,发现家里还有半斤花生跟一点松子霜糖,这可把她给高兴坏了。
半斤花生是没去壳的,要是去了壳也就三两不到四两的样子,这要是做成馅也没有多少,根本不够,还好有点松子霜糖。两样东西加在一起,做汤圆的馅料也就够了,毕竟汤圆不比饺子,糯米不好消化,一次吃太多肠胃容易不舒服,尤其姐妹三还都是小孩子,吃多了不容易消化的东西可是有得罪受,要是喜欢到是可以多做一点,以后慢慢吃到也可以。
糯米还需要泡上一段时间,能马上做的就是做元宵的馅料。
前生过正月十五的时候,岳奶奶是会做咸味跟甜味两中馅料的元宵,湘芷也就习惯吃元宵的时候吃两种味道的,即使现在穿越了,也没有打算改变。
甜味的馅料她准备用花生跟剩下的一点松子霜糖来做,咸味的就用猪肉、干香菇跟萝卜干来做。
“苓儿,你把肉用碗装着,放在灶台边先化着,我去地窖去拿菜干,你先烧上两瓢水,等会儿好泡菜干。”
湘芷把菜篮子从角落里拿出来挎上胳膊准备去地窖,出门前还不忘叮嘱二妹先把水烧上,准备一会儿回来好直接把菜干给泡上。
“哎!知道了,姐姐,还是我去拿吧。”
她刚才出去倒水的时候外面就开始下雪了,这会儿应该落了有一层了,一定冷的厉害,她不想让姐姐出去,尤其还要到后院地窖去。
“不用了,你乖乖烧火,看好小妹,我马上回来。”
湘芷把站起来的二妹又按坐回到灶台前的小板凳上坐着,自己挎着菜篮子就出门去了。
外面这会还在下雪,而且又越下越大的趋势。湘芷把帽子往下压了压,用没挎篮子的右手挡在眼睛前面,尽量加快脚步。
从她们住的小屋到地窖这边并没有多远,只是下雪路太滑,为了避免摔倒湘芷走的很慢,平时一个来回也三无分钟,现在时间却被拉长了整整一倍。
回到屋里,先把菜篮子放下,掸掉肩膀跟帽子上落的雪花,湘芷带着来年感个妹妹正式忙活开来。
湘芷把泡了一会的糯米从炕上拿下来,先是把陶盆里的水控掉,然后找出买的小蒸笼,把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再把蒸笼放上铁锅蒸着。
湘苓趁这会工夫把姐姐拿回来的干香菇跟萝卜干给洗干净,又用之前锅里烧好的开水给泡上。
小湘芪在旁边帮着剥花生壳,小丫头很认真,按照姐姐说的,把花生外面的硬壳一一捏开,再把花生仁外边裹着的那层红皮也搓掉,小心翼翼的把每个弄干净的花生仁放进碗里去。
湘芷则动手处理已经化开些的猪肉。
再剁馅之前想清洗干净,这块肉大概只有她巴掌那么大,剁碎后也就一小碗而已,不过不要觉得少,只要把泡好的干香菇跟萝卜干剁碎了加进去就够了。
花生仁跟松子霜糖都碾碎,放适量糖进去,稍微家一点水搅拌一下,保持能用手捏成团的程度就好。
干香菇跟萝卜干经过热水的浸泡都已经变软,挤干水分后剁碎,然后跟猪肉馅放在一起,就跟拌饺子馅一样搅拌均匀就好,唯一不同的就是不要再往馅料里放油,省得过于油腻。
糯米这会儿也蒸得差不多好了,把蒸笼从铁锅上拿下来,把垫在糯米下面的屉布四角系紧,然后把被包成一团的糯米放到菜板上,用擀面杖反复锤打,尽量将米粒碾碎揉匀。
等糯米被锤打到看不到明显米粒的时就得趁热开始包元宵,必须趁热开始包,要是糯米凉了就会变硬,没办法揉捏。
在手上沾上点水,然后把捶打好的糯米揪成一个个小剂子,像包包子似的把两中馅料分别包进去,风好口双手轻轻一揉,一个圆白的元宵也就好了。
姐妹三个一共包了二十个元宵,咸味跟甜味各十个。
三碗元宵,再配上两到小菜,姐妹三个高高兴兴的度过了“正月十五”。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