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1 / 1)

('虞凝霜的直觉一向很准,她选择相信。

而且说到底,她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愿与这些天潢贵胄有太多的牵扯。

赵循在虞凝霜答“是”之后,似顿了几息等她再说话。

然而虞凝霜竟只是眼观鼻、鼻观心的寂然,他也未再言语,只随手挥退了虞凝霜,转头,又和大人们高谈阔论起来。

从这小小一碗梨汤,赵循似乎能引申出无数的话题,滔滔不绝讲了起来,正好满足了周围请他讲讲闽地见闻的朝臣们。

虞凝霜听闻官家年逾不惑,不过这一位齐郡王却顶多二十后半的样子,确实是年龄相差很大的幼弟,心性仍是有几分少年气。

可当真是涉世未深吗?他其实明智得很。

他不讲吏治,不讲民生,所有那些稍有敏感的话题全被他略过。

赵循只讲山川和风物,讲美食和习俗。

讲他去过的壁立千仞的嶙峋之山,长着最繁茂的茶树;

讲他看过渔民全家一同织补着十丈长的巨大渔网,然后被款待了一锅鲜美无比的鱼汤。

说实话,他讲得娓娓动听,颇有意趣,让人听着听着,就仿佛觉得岩壁和茶树,沙滩和渔船近在眼前。

就连在一旁捡乐子偷听的虞凝霜,都不禁沉溺其中。

听了许久才回神,她终于回想起自己的职责,不自觉往东边遥望,心想着也不知陈姨那边怎么样了。

左右待漏院中,以左为尊,虞凝霜便来这左待漏院,陈姨则带人去了右边。

而实际上,在朔望大朝会之时,还有三百名朝臣待漏院容纳不下,需要待在临近的偏殿中。

若是在别处被人这样下饺子似的,安置在只有立锥之地的屋中,官员们必然是要愤慨不已的。

但既然是来上朝,这便截然不同了。

就算有了官身,这朝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凡为官者,都以能上朝为荣。

哪怕只是在偏殿,哪怕连龙颜都不得见一面,哪怕官家都不记得他们姓甚名谁、也从来未曾召见上殿,却也是确确实实登过天子门的人!再也不算不入流的官。

所以此时,偏殿中的三百多名官员,都是准时抵达、仪容规整,兢兢业业地扮演着这陪跑的角色。

翰林司也向他们供应饮子果子。

只不过,他们完全不像待漏院中的大人们那般,能够得到一碗一碟端到身边的细心进奉。

否则,岂不是每次朔望朝会,规格都堪比群臣参加的春秋大宴了?

在这偏殿中,翰林司人只负责将饮食搬来,直接放在殿中长案上,由朝臣们自行取用便是。

然而,虽是品级不高的末流之官,但总也是官呀!哪一个在家中不是奴仆殷勤服侍着,只管伸手张口就好?

因此,大致是觉得有失身份,再加上翰林司茶果“美名”在外,几乎没有人会上前来,亲自动手盛羹汤的。

这偏殿中剩下的吃食,比待漏院中还多。

今日却是不同。

丁字班的小耗子刚将碗碟摆到案上,就见一位朝臣急急趋步前来,一动不动等在案边。

小耗子实在惊讶,不禁偷瞧了对方一眼。

只见这位大人十分年轻,相貌清逸,长着一双冰洁渊清的眼睛。

只不过此时,那双眼中燃着几乎疯狂的热切。

第130章请假了、宫中喜事

小耗子着实有些手足无措。

他向来是将餐食放在案上即可,然现在,这一位大人都站到他眼前了,好像、好像着实饿急了……他是不是得帮着盛一碗?

小耗子兀自纠结之时,对方却已经亲手盛了一碗小吊梨汤喝了起来。

他先尝了一口,之后便越喝越快,全然不符合他清雅斯文的模样。

当着小耗子的面,转瞬就将一碗喝完了。

小耗子何曾见过有朝臣这般举止,当场愣住。

而后却见对方仍不松口,而是一仰头,将碗底最后几滴梨汤都滴入口中。

不知怎的,如同慢镜头一样,小耗子很精准地捕捉到那几滴梨汤滴落时的场景。

它们一闪而过,在这幽暗宫殿中润亮得很,几乎……像是泪滴。

随着梨汤滴入口中,小耗子清晰地看到他紧绷的下颌,以及吞咽时颤动的喉珠,脆弱得令人心惊。

他这姿态,简直不像在喝甜汤,而是在畅饮解忧的佳酿,或是挣扎着渴求救命的仙露。

而后,小耗子便听对方用沙哑的声音问道。

“……加了话梅?甘草话梅?”

小耗子只十几岁,仍是孩童心智,当即也不管什么身份尊卑,惊讶地反问。

“您怎么知道的?”

由于对方没有回答他,小耗子对此耿耿于怀,无比好奇。

乃至于翰林司收队的时候,他缠在虞凝霜身边,如同讲一件天大的奇人奇事一样,把整件事情将给她听。

“虞娘子,那位大人舌头可真灵!”

小耗子越讲越激昂,心说那可是虞娘子的秘方呢。

娘子是很有远见的,一入宫就带领他们做了不少腌渍的果品备着,这一回就用上了那甘草话梅。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