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自觉地哄劝,“刻个闲章也可。”严铄将自己几枚闲章递过来。虞凝霜好一顿摸索分辨,看出这些印章大概是刻着“说丰年”“夜雨铃”“偷得浮生半日闲”一类的文字。与方正的姓名章相比,不论是印章的形制还是字体,都更活泼多变一些。倒确实很有趣,虞凝霜想。“闲章字数不限,直接用诗句或是箴言亦可。然而还是三五字最为合适,抒发情志、铭刻心境而已,不像名章那样正式。”严铄还想让严澄也挑一块刻做闲章。然而小家伙正是宝贝他那新得的名章之时,此时旁的都入不了眼,只一个劲儿摇头。兄弟俩便一齐看着虞凝霜。虞凝霜则看着那一盒漂亮得各有千秋的印石……想着不拿白不拿,认真挑了起来。虞凝霜的审美很大众,觉得晶莹光润就是好玉。很快挑中了一块青玉,颜色空灵,声音清越,像是一汪碧涧流淌在手心。然而刚把它拿起来,才发现这印石原来是一对。天然玉石之物,能成双成对,何其珍贵而难得。若是被单拿走了一枚,便如对雁失偶。虞凝霜可做不出来这缺德事儿。“唉呀,那我不要这个了。”她刚要放回去,严铄却拦住了她。“挑选印章石最重眼缘,挑中了就是挑中了。”他直接将盒子收起,断了虞凝霜后路。“这块玉现在是你的了。”也是,这块玉与她有缘呢。虞凝霜接受良好,观念骤变,不客气地将其收下了。而严铄重新铺纸研墨,起笔悬停,问虞凝霜。“要刻什么字?”虞凝霜:“一夜暴富。”严铄:?虞凝霜:“一夜暴富!”严铄:……“算了算了,我开玩笑的。”感觉到严铄是真的嫌弃,虞凝霜赶紧改口,免得他再把这玉料收回去。没到手的时候也就算了,一旦到了她手中,任何东西,她可绝不再放手了。“闲章,闲章……且等我想想啊。”无意识拨弄着袖口,指尖的茧子磨在滑润的丝绸上,虞凝霜有些自嘲地说道。“说实话,自降生下来,我没有得过什么闲。”整日劳累,未曾有过吟咏风月的清闲时光;家境窘迫,也没有一张闲来无事耗时光的书桌。忽然间让她就“闲”来咬文嚼字,虞凝霜真是挤不出半点墨水来。书房中忽然安静得落针可闻。严澄停下了好奇摆弄各种纸张书册的动作,而严铄几乎连呼吸都放轻了。他看着虞凝霜饶有兴致地把玩一枚闲章,再看一眼自己那一整盒各个精品的闲章……从来没有一个瞬间,他如此鲜明地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的自怨自艾,是如此可笑而矫情。眼前之人从没有过一枚珍贵的印章,然而这从不妨碍她在这世间、在他人心中,留下千年不灭、始终鲜亮的恒远痕迹。与此同时,虞凝霜终于敲定了自己闲章的文字。可以是自己曾经感悟过的,也可以是自己将要去追寻的,既然如此——“江南好。”她道,“你帮我写‘江南好’。”诗人以追忆的心情写“能不忆江南?”,写“早晚复相逢?”虞凝霜却觉得这样的心情其实人人共通,那一句开玩笑的“素未谋面的故乡”,便极其适用于江南。即使从未去过,也只觉得是久别重逢。虞凝霜便是这样,始终期待着与江南“重逢”的那一天。“我以后想定居在江南的呀。”她兴冲冲地说道,完全没注意自己的语气晃得严铄手一抖,悬墨滴落,在纸上晕开刺目的污痕。“阿嫂不走、不走。”严澄敏锐地意识到,虞凝霜话中的某种模糊的含义。他皱着眉走过来,牢牢搂住虞凝霜的腰。虞凝霜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说了真话,顷刻摸摸他的头,温声安慰。“阿嫂当然不走,我的意思是以后咱们全家一起去呀。”严澄这才转忧为喜。而屋中另外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第89章见故人、板栗炖鸡“一定要这么排吗?看起来别别扭扭。”“不行不行,这写的可是江南啊,我不要这种硬邦邦的字体。”“这个撇有点奇怪。”虞凝霜站在严铄身边指点江山,心中爽到高歌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一直以来,严铄都是她的甲方,时时刻刻限制于她。不是和她约法三章吗?不是对她指手画脚吗?然而,此时此刻,因这印章的字稿,虞凝霜成了严铄的甲方,将其拼命折磨,不断提出修改意见。严铄默不作声地一遍又一遍修改。虞凝霜凑得离他很近,仔细看着纸面,她柔软的发带时不时拂过他的肩膀。每当这时,严铄的手都骤然不稳。他谨慎地回望,只见对方纤长斜飞的睫毛,正因为喋喋不休的话语而越发颤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