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1)

('可虞凝霜是当事人啊。

她有些懵,“我不也要去府衙录供画押吗?”

严铄摇摇头,瞥见在一旁的杨二嫂,“是你铺里的?”

得知杨二嫂在许娘子鞋履铺里做工,且从头到尾目睹了事发过程之后,便说由杨二嫂去府衙作证即可。

虞凝霜终于反应过来,也摇头。

虽不知严铄为何不愿她去府衙,也许是不想她抛头露面,也许是不想暴露两人关系,也许……

总之,虞凝霜怎么能让二婶子独自去府衙呢?

不论是因何原因,市井百姓往府衙走一趟难免发怵。杨二嫂看起来凶悍,真遇了事其实挺胆小的。

而且此事因虞凝霜而起,由她解决,有始有终,自然该由她收尾的。

她便道:“夫君,我得亲自去。”

张娘子:???

一瞬间,悔恨、怨恨、慌张……这所有的表情都从张娘子脸上褪去,只剩下震惊,纯粹的震惊。

然后她就被吓晕了。

第62章拌凉面、雇佣伙计

昏倒的张娘子被抬着,其余人自己腿儿着,一同往府衙而去。

天地良心,虞凝霜还真不是故意吓她的。只是见到严铄便叫“夫君”已经是她的条件反射,脱口而出了。

无论动机如何,这的确达到了杀人诛心的效果。

身为寻常百姓,对官宦人家的敬畏从无虚假。

虞凝霜都有点可怜张娘子了。

若是谷晓星也在场,想必会更加同情张娘子。

因为她和张娘子同病相怜,都被虞凝霜和严铄的婚姻吓了个半死。

张娘子甚至更惨——

她上一回可是因为和虞凝霜掐架,一起被严铄训斥啊……!

真是把自己脑浆子都搅碎,也想不明白这两人怎么凑到了一处。

大脑一过载,这就晕过去了。

路上,杨二嫂仍义愤填膺,不住地骂张娘子和卢金环,虞凝霜却是有些蔫儿,话也没几句。

她去鞋履铺,是想找阿娘撒撒娇,休息一下的,结果又摊上这破事儿,须得连番奔波。

这汴京城浮光锦绣,实际上处处是蛀出的洞,挖好的坑。

虞凝霜必须这样低头,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

她目光发虚,盯着自己的鞋面,忽地且叹且笑,“婶子,我好累啊。”

这样的话,虞凝霜不能和心疼她的阿娘阿爹说,不能和仰仗她的谷晓星田忍冬说,只能在这情绪轰然降临的时候,以开玩笑的口吻和杨二嫂说一说。

杨二嫂立时噤声,也跟着叹起气来。

说实话,虞家开了两个铺子,生意也红火,杨二嫂暗地里难免有几分妒气。

就算虞凝霜聘她当了那鞋履铺的“店员”,她因此每月多挣不少钱,可杨二嫂偶尔也会幻想——要是开铺子的是自家该有多好。

可如今,她忽然想明白了,开是好开,守不一定守得住。

虞凝霜的辛苦她也清楚得见。

怎么都给孩子累瘦了似的。

从前在青槐巷尚且养得珠圆玉润的,如今小脸儿却尖了。

但是杨二嫂不是会劝虞凝霜停下脚步,在家里享福的人。

她穷过,她穷怕了。搬到相对安定的青槐巷之前,她也有此生不愿提起的难堪过往。

当时觉得青槐巷的日子已经是顶好的了。

可是现在,她又跟着虞凝霜见到真正的好日子的苗头,她得继续跟着她。

“霜娘,你得撑住啊。”所以杨二嫂这么说。

为她自己,也为了虞凝霜。

“霜娘,你是我见过最有出息的小娘子了。我家芝娘天天说以后要像你一样当掌柜的。你的大造化还在后面呢,你得撑住啊。”

虞凝霜淡淡笑了笑,抬头望天,“好。”

八月的汴京秋高气爽,碧空万里尽落入她眼。

虞凝霜知道,她离那至高九天还有很远很远,但是却切实地在靠近。

她靠得越近,地面这些陷阱、污浊和沉重的引力就会离她越远。

还能怎么办呢?

虞凝霜告诉自己,她得撑下去啊。

无论发生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了。

*——*——*

临近晌午,汴京冷饮铺中炊烟不断,各人都在忙忙碌碌准备开张。

今日铺里还有件大事,那就是田忍冬的面摊子要第一天出摊了!

她卖了近二十年面,此时站在案板前却紧张得手抖,擀面杖都拿不住。仿佛身后还站着那一个她稍有差错、就会拿擀面杖打她的严厉父亲。

虞凝霜和谷晓星帮着她收拾好样样食材和工具,还得抽空笑话和安慰她一番。

田忍冬也有些不好意思,终于渐渐冷静下来,把刚擀好的面条裹足干粉,一团一团码好。

她听取了虞凝霜的意见,抓住最后一点秋老虎的热意,卖一轮凉面。

暂时就卖这一样,因品类不用太多,只在一个“精”字就好。

汴京冷饮铺的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凉面只需拌上各种小料即可,无汤无水的,方便在这小摊子上卖。而且成本不高,田忍冬回本的压力就不大。加之价格低廉,受众便更广泛,是极合适用来起步的品种。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