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就有不止一位皇帝因贪吃冰而抱恙,甚至留了久治不愈的病根(2)。可见,就连宫里都没足够的条件和意识以熟水制冰。与之相比,谢府真是把冰研究明白了。同样,能构建出一方冷到足以让水结冰的空间,说起来简单,实则在这古代也是极为难得。绝大多数冰窖都只能“贮冰”,不过是将冰融化的进程极大放慢而已,其实冰还是会一点一点融化。从冬日挨到夏日,总要废去至少三成。唯有这谢府冰窖建得足够大、足够瓷实,居然还有“造冰”的职能。可以说,满窖的三等冰、二等冰的冷气,才供养出这些一等冰,实在太珍贵了。以冰赠人,谢辉也算十分熟练了,很豪爽地与虞凝霜承诺。“虞掌柜,你要哪个等级的冰?随你拿,不要客气。”第47章终收网、中秋踢馆虞凝霜大致看了看那些一等冰。每个铜盆盛冰大概十斤,冻得梆硬,表面平滑如镜。制作一等冰又要打井水,又要烧开,做法麻烦,哪像其他冰从河边运回就是一劳永逸?加之消耗也不大,常备着几盆就够了,没人愿意费工夫去多制。所以一共只有七个铜盆,数量确实不多。而面对着这最珍贵的一等冰,谢辉说别客气,虞凝霜真就不客气,只道,“我全部要一等冰。”谢辉没有迟疑地就答应了。在他看来,当然是最好的食材才配得上虞掌柜的手艺。他也大手大脚惯了,既然答应了随便虞凝霜拿,便不会做出藏着掖着、出尔反尔之事,当即就决定了这些一等冰的命运。唯有一旁的仆人暗自心疼。等知道虞凝霜居然不是只取一次,而是会每日来取一等冰时,仆人心疼得都要龇牙咧嘴了。殊不知,在他心中如寒玉琼石般珍贵的绝好之冰,在虞凝霜心中只是差强人意。此世无论多好的冰都比不上系统的冰。虞凝霜这么想着,还引得识海中系统骄傲地欢腾起来。但谢府冰已然是虞凝霜此时的最佳选择,是撞了大运的造化。若是想更进一步,唯有等她自己有能力之后,层层亲自把控,监制出更纯净的冰了。虞凝霜势在必行,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因为这个节气的冰碗子做完,直到明年夏天,在冷饮方面,铺子里便只做一些冰镇的饮子,对冰的消耗会大幅减小,用谢府冰便足够。而在这段还算充裕的大半年时间里,她可以攒到足够的钱建冰窖。至于现在,虞凝霜估计每日两盆冰就够了。等冰碗子下市之后,则每日只需一盆冰即可。谢辉是想将冰免费赠送给她,但虞凝霜坚持要按市价付钱,只因这些冰值得。谢辉拗不过,也只能答应。至于如何将冰送达冷饮铺,大方的谢辉自然提出由他家仆人送去。但是虞凝霜不想再欠他人情。不识人间疾苦的小少爷,因为一时兴起帮了她。这份丹心赤忱固然令人感激,就怕之后牵扯不清。所以关于送冰,虞凝霜自有合适的人选。“不敢再麻烦府上。”她施一礼与谢辉商量,“这样,我请吴大哥徐大哥帮我找几位铺兵,将这送冰之事作为他们闲暇时的杂活,您看如何?”虽然这是虞凝霜给铺兵们提供的有偿“兼职”,但是面对谢辉这个军巡捕统领,于情于理,她还是要把话讲明。“我知道铺兵们分三班轮值,每值七个班便休息两天。他们精力和时间很充裕,这么一来一回取冰送冰,想来不会影响他们在军巡捕铺的活计。”而且铺兵们强壮有力,比常人更胜任这跑腿儿。关键他们都是谢辉的手下,值得信赖。对于谢府来说,即使他们只是流动的外来人员,也绝对会规行矩步,本本分分的,府中便不必有顾虑。虞凝霜件件分析完,谢辉听得一愣一愣。其中种种,他都没有完全想到,只能夸赞虞凝霜考虑得滴水不漏。他自然也没有拦着铺兵挣外快的道理,两人都觉得此事可行。冰窖里冷得待不住,既已经将事情初步定下,众人便赶回地面。刚出冰窖,就发现入口处有三五人在等候。为首的是一位年轻郎君。他穿着精贵的深紫色缎衫,一见谢辉便亲亲切切迎上来,逮着他叫“表哥”。谢辉眉头微皱,与他未有过多交流,只道一声“牧之,你又来了。”李牧之虽叫一声“表哥”,实则与谢辉并无血缘关系,而是他伯母的外甥,常来谢府走动,自动自觉就把谢辉认作了表哥。谢辉其实顶烦他,嫌他小小年纪不思进取,整日没个正形儿,只知道饮酒作乐。但谢辉与伯母情同母子,总要顾忌她的面子。李牧之为人也会钻营,见了面就是一迭声的“表哥”,态度极亲近恭顺,谢辉总不能打笑脸人。“这是我表弟李牧之,其父为户部侍郎李大人,其母是我伯母娘家三妹。”“这位是京巡检使严大人,与他家娘子虞掌柜。虞掌柜店里要用些冰做吃食,便与我一同来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