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么这么多“废话”。男老师遗憾一秒,就听见门外大大小小的脚步声。还有两个蹦蹦跳跳的。“回来了!”眼睛一亮,立马把从村里带回来的削笔盒藏在身后。等着小孩进门,给他们一个惊喜。“叔叔!”两个小孩见到当老师的叔叔回来,也很高兴。“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男老师把藏在身后的两个削笔盒,拿了出来。“哇”两个小孩看到精美的小房子,以为是玩具呢。因为叔叔平时就会给他们带一点玩的。他哥嫂也以为又是小弟带的玩具。“这是削笔盒!”削笔盒?家里的小孩大人表示没听过。“你们的铅笔呢?”男老师问道。两个小孩把背包里的铅笔掏出来。男老师接过用得有点凸的铅笔。然后在削笔盒里转了转。拿出来就是一支削好的铅笔。家里的大人小孩终于明白为什么叫削笔盒了。“这东西,你从哪买的?”他嫂子好奇道。就是县里,也没见过这样方便的东西。要不然早买了。省得一天早上还要给两个小孩削好笔,才能上班。“村里!”男老师说道。“就是你教书的那个村子?”“对!”家里人没想到,一个村子,还能想出这么好用的东西。真是“高人在民间”!经过老师家一宣传,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两个小孩把削笔盒带去学校后,镇里的小学也知道了。第105章去周家“就是这个村吧?”浏阳村的村口。几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互相确认道。“好像是的!”有人确认。几人试探着走进浏阳村。路上碰到个人,就赶紧拦住,问道。“这位同志,请问这里是浏阳村吧?”被拦住的高耀国他娘,一脸莫名其妙。这不是浏阳村是哪?“是啊!”“那你们做削笔盒的人家在哪?”对方又问道。哦,原来是来找穆家的。想起自己儿子跟自己闹着要的削笔盒,高耀国他娘就撇撇嘴。也不得不承认,削笔盒是好用。都不用老娘每天盯着小孩削笔了。“就在村尾,顺着这条路一直骑过去就是了!”看眼前的人,应该就是来买削笔盒的。没想到自己村里的削笔盒这么受欢迎,高耀国娘也自然与有荣焉。想着下次回去,给娘家带两个。反正村里人买,还能给个实惠。想到这,高耀国娘挺着腰,一脸自得地离开了。。尽管几人没摸清对方刚才的嘚瑟神色,但还是感谢对方指路的。谢过之后,就骑着自行车往村尾去了。到了村尾,只看见一座房子。应该就是这家了。“有人在吗?”一行人,斯斯文文地上去敲了敲门。里面的人,问都没问就直接把门打开了。心想,肯定又是来买削笔盒。门一打开。见门外十几个陌生人。“你们是?”穆木问道。“你好,我们是镇上小学的老师!”对方自我介绍道。穆木心里惊讶,镇上的老师怎么到村里来了。看着对方都是骑自行车来的。“我们是听有同学说,这里做削笔盒,就过来准备预定一些!”原来,村里老师的侄子侄女带着削笔盒取上学。被同学看见,被大家争相试了一下后,大家都想要。回去就跟父母提要求。但有些家长是镇上的,不知道浏阳村在哪。又学校里想要的小孩太多。最后,家长提议,就由老师代购。每个班的班主任负责收钱,想要购买的,就由家长把钱交给孩子带来交给班主任。等钱收好,学校派人过来购买。学校自己也预备订一些,放在教室,给大家公用,主要是方便没买的同学。穆木听了对方的来意。更震惊了!没想到,削笔盒都卖到镇里了。。“这是我们学校订购的削笔盒数量,你看看!”老师把统计好的数量,递给穆木看。穆木接过来,一看。嚯,好家伙,这么多!“同志,你看,你们什么时候做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