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74节(2 / 2)

为什么沐修竹每次的goe那么难加,每次的p分那么难给?

他在进步,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连被人嫌弃的滑行,也在茱迪这两年的调教下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比不上楼翎,却也跟易儒差不多了。

可他的p分就一直上不去。

刚才的男单表现还算可以,裁判打分奇奇怪怪的,但又能被接受。

到了女单,前面十来个人也还可以被认为是正常,该被水分的水了,该被苛刻的居然没有那么的苛刻,所以大家觉得,哦原来isu这场赛事改性了。

完美3a的这个2.29分,重重地给大家打了一巴掌。

【狗改不了吃屎】

【不用等wings出慢放,丛澜要是这个跳跃有半点不对,我敢说她就直接出了一堆负分】

【她比九月份b级赛的表现要好的呀】

可是分数却不如那一场赛季。

还有人在讨论,说怪不得都说b级赛好刷分,晓彤那边是,丛澜这边原来也是啊!

裁判不同,b级赛等级低,情况也会不一样。

其实b级赛压分也不是没有。

3a的2.29,跳接燕式转的1,换足联合转的1.21,短节目尚未过半,这些打分已经让张简方怒不可遏了。

他不顾姜意的拦阻,直接拿起了对讲机。

姜意:“!!!”

要遭要遭要遭!

张简方:“给我直接出实时数据!别人的模型你们没有,丛澜的你们多得很!给我直接切模型数据!老子要实时的!”

wings里有丛澜这个赛季训练时的上百份数据,长短节目的编排都在里面呢,编舞调整的时候还用到了wings进行分析预估,当时的两位编舞师纷纷表示这东西真不错。

想拉丛澜的数据,能直接拉出来整个《风暴》,连步法是什么都可以标注出来。

真正的一键生成。

正在摆弄wings的工作人员:“……”

老大这里有人好像疯了。

但是好刺激。

我想搞,要不要搞?

第327章比赛过程的解析

说实话,跟着国家队成员们训练、记录他们的日常,与教练们一起开会,在这些吃穿住行都在一起的漫长时光里,科研项目组的人早就把丛澜她们当做是自己的家人了。

哪怕不到家人这个程度的,也会对她们偏爱。

这群人除了丛澜褚晓彤和队内运动员以外,还收集了世界范围内的花滑选手的数据相关,他们更加相信眼睛会说谎,耳朵会听错,但数据不会说瞎话。

他们虽然不会跳跃,不是花滑运动员,但他们同样与真正的运动员一样,知晓丛澜的跳跃有多厉害,滑行有多变态,整个人在花滑上有多么的强大。

数据太重要了。

阶段里,科研组的人也根据国家队成员的评分标准对某个比赛进行了复盘,得出的结果和名次,与现实不说大相径庭,也是相差甚远。

特别是按照丛澜所得到的待遇标准取个平均值,转而形成一套评分规则,对gp其他分站、gpf、世锦赛进行模拟,最后的女单成绩特别不一样。

谁抢了谁的第二名、谁本来该第七却到了第五……

再根据褚晓彤的赛季待遇形成第二套评分规则,根据易儒的、楼翎的、沐修竹的、舒傲白俞寒的……会发现他们总是被苛刻对待的。

这些,是wings给出的结论。

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现实,也是堂溪在编舞时参考的资料——因为她要做到让裁判无可指摘,不能从编舞这里就让自家选手落在劣势。

场下的丛澜还在继续着她的步伐,马上要到3f3lo了。

于谨没有将视线落在现场的大屏幕上,他不想抬头看,也不愿意去费心看实时成绩,他只是攥着围栏挡板的顶端,指骨关节发白都浑然不觉,一颗心全扑在了丛澜身上。

他想看着丛澜好好地完成她的比赛,得到她该有的成绩,gp分站第一、gpf第一、冬奥第二枚金牌。

至于打分?

他左右不了,也无法现场去找isu的人干一架,所以只能选择暂时地不去关注。

他把后勤,全都交给了张简方等人。

所以此时,张简方还在对讲机里怒吼:“给我上实时分析!技术回放时给我上模型四!”

模型四里,会将分数、技术动作数据、时间段内收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展示得一览无余。

换句话说,这一套模型里,丛澜的每个动作粉丝与得分、参赛运动员相关动作分析和得分情况、被选择选手(丛澜)的某项技术动作与最高、次高得分者的技术对比(可选定仅女单、仅男单、单人两项)是三个主要分析项,最后会有一个单独的系统评价,且都是以真人转换到建模小人的技术拆解动画来作展示的。

形成的动画会很长,播放再快也要五分钟才能过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