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双策惊全场!世纪大辩论!一言可定(2 / 2)

直到三年后,哈勃出手了,他直接终结了这个问题。

原来沙普利和柯蒂斯都错了,因为他们使用了错误的测量工具。

哈勃利用造父变星当测距工具,测量出仙女星云距离银河系至少相距100万光年。

这个距离远远超越了银河系本身的直径。

说明仙女星云必然位于银河系之外。

这个结论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巨大轰动。

哈勃把他的发现写信寄给沙普利后,对方哀叹道:“这封信摧毁了我的世界。”

后来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找到了更多的造父变星。

经过了大量重复测量后,大家证明了哈勃的理论。

至此,天文学界达成共识:银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星系。

很快,戴森介绍完毕。

从他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此时的美国,在天文学领域非常强大,和物理学的孱弱完全不同。

因为天文学太依赖于工具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天文学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高鲁三人一直跟在李奇维身后,当听到美国已经有2.5米口径的望远镜时,简直惊掉了下巴。

要是不参加这种国际会议,他们永远无法切身体会到这种差距。

“来对了,来对了。”

李奇维在戴森、海耳等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上演讲台。

这时,原地还站着一个男子,表情极其懵逼。

“哈喽?哈喽?哈喽?”

“你们是不是把我忘了啊?难道就不介绍我了吗?”

“我可是现任美国天文学会会长、耶鲁大学天文台台长啊。”

“就这么没有牌面吗?”

施莱辛格满脸苦闷,但是他却不敢大声逼逼。

因为海耳不仅对他有提携之恩,更是他在天文学上的领路人。

不是老师,胜过老师。

所以,在强大气场的海耳教授面前,他只能低调了。

此刻,李奇维已经在戴森的热情介绍下,登上了演讲台。

会场内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很开心,能够得到在座各位的信任,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主席。”

“科学生来就是没有国界、种族之分的,而天文学则很好地印证了这种思想。”

“宇宙之浩瀚,迫使我们必须联起手来才能探索它的奥秘。”

“欧洲战争之前,德国天文学会曾公布了星表第一册。”

“这份仅仅记载了14万颗恒星位置的图表,就耗费了7个国家13个天文台50多年的观测数据。”

“而银河系中的恒星,何止千万!”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去完整描绘我们头顶那片无垠的星空。”

“所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科学的必须。”

李奇维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成立天文学联合会的必要性,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和掌声。

场下,樱国天文学会会长、东京天文台台长,小林正照,满脸羡慕和讨好地与高鲁交谈。

“高鲁阁下,希望未来在联合会中,华夏和樱国可以携手共进,参与到国际天文学的伟大事业中来。”

高鲁轻哼一声,心中依然对樱国有怨气。

曾经的我你爱答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解气,太解气了。

在场众人都知道,一旦世界各国天文台联合起来,庞大的数据共享下,一定能催生出很多成果。

而谁能在联合会中占据话语权,那么对于自家的天文学发展,好处不言而喻。

而华夏天文学会因为李奇维的存在,绝对是联合会的核心之一。

高鲁的地位,在亚洲天文学领域,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华夏天文学也会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高鲁冷冷道:

“小林阁下,以后贵国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目中无人了。”

小林正照谄媚一笑:“嗨以!”

很快,二人又被台上李奇维接下来的话吸引住了。

此时,李奇维又笑着说道:

“相信诸位一定听说过物理学领域的布鲁斯会议。”

“这是物理学的至高会议。”

“它代表着物理学最前沿的方向。”

“引导着物理学家们对最关键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我认为,天文学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所以,在此,我以主席的身份提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每三年举办一次全体会议。”

“在会上发表和讨论最新的研究成果。”

“我们一起让天文学迎来全新的繁荣发展。”

哗!

李奇维极具蛊惑力和煽动力的发言,让在场的天文学家们瞬间高潮了。

所有人都激动地瞪大双眼。

尤其是像哈勃、爱丁顿、沙普利这样的年轻一辈,更是无比憧憬。

这种天文学至高会议,才是最适合他们的舞台。

爱丁顿同学唉声叹气,他觉得自己证明星光弯曲的时间有点太早了。

“要是能在这样的场合发表我的结果,那该引起怎么样的轰动啊。”

果然装逼也是科学家的基本诉求。

而戴森、海耳等天文大佬们,则无不感慨。

“把布鲁斯教授请来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主席,果然是对的。”

海耳更是直言:“要是让戴森当主席,那就完犊子了,老家伙肯定现在还在念稿子呢。”

周围各大佬会心一笑。

戴森:“傻逼!”

就在众人以为布鲁斯教授的提议结束时,又一个劲爆消息接着登场。

“为了提高天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天文学的活力。”

“同时,也是为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预热。”

“我再次提议,举办一场面向广大民众的天文学公开辩论。”

“连辩题我都想好了。”

“就叫:宇宙到底有多大?”

“这不仅是天文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这样的辩题一定能吸引无数人的兴趣。”

“当然,至于辩题双方人选,那就需要戴森台长和海耳台长你们去斟酌了。”

轰!

天文学公开辩论的消息,简直比刚刚的全体会议还要劲爆。

场内彻底疯狂,所有人的情绪都达到了巅峰。

“哦,上帝啊,这就是布鲁斯教授嘛。”

“有他的天文学和没他的天文学,简直就是两种学科。”

“辩论还没开始,我已经能感受到精彩了。”

“果然,布鲁斯教授的搞事能力才是他最强的能力。”

“怪不得无数人都想邀请布鲁斯教授,他简直就是所有学科的珍宝。”

沙普利和柯蒂斯两人眼中,突然爆射精光。

一股热血在心中轰然而起。

针锋相对的气息,在此间弥漫。

这一场辩论,绝对会是天文学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甚至称为“世纪大辩论”也不为过。

可以和当初哥白尼高呼日心说相媲美。

它代表人类从正确认识太阳系,进化到正确认识整个宇宙了。

是一次质的飞跃!

要是能在这场辩论上赢得胜利,那声望简直不敢想象。

所有人都激动了。

戴森看着李奇维,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本来他以为对方只是会来应付一下,讲点场面话,把联合会组建起来就行了。

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为天文学领域着想。

完全是真心实意。

这两个建议,可以说让天文学从此焕发荣光,成为科学界的话题中心。

海耳傲娇地说道:“怎么样,还好你听了我的话吧,你不行的。”

这一次,戴森没有反驳,请布鲁斯教授当主席绝对是他的最明智之举。

反正他自己肯定想不到这些规划。

不过,他还是默默补充了一句:“傻逼!”

面对台下众人的疯狂,李奇维轻轻一笑,完美拿捏。

高鲁、常福元、蒋炳然三人,满脸崇拜地看着台上那个男人的身影。

那就是他们华夏的李奇维教授,被奉为科学之神的存在。

仅仅只是几句话,甚至就决定了一个古老学科的未来命运。

这种恐怖的影响力,让三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华夏有李奇维教授,真乃得天之幸!”

最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又选举了戴森、海耳等六位大佬为副主席,负责具体的工作实施。

主席、六位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了执行委员会。

经过委员会讨论,决定于1922年,在意大利的罗马举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而世纪大辩论的时间,则放在了1920年,地点待定。

至此,这场天文学界的联合会顺利闭幕。

三十多个国家的天文学会,全部成为了第一批成员。

(本章完)',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